为了赚钱,你需要放弃什么?

好文回顾,在股市大跌的时候给大家吃一颗定心丸,顺便也复习一下胜率和赔率。
周一提到了“投资是一件幸福指数特别低的事情”这个话题。这是我投资10年过程中的真实感受。
1
幸福感来自于什么?
哈佛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吉尔伯特在出版的畅销书《哈佛幸福课》里得出一些很有意思的结论:

其实,人们并不清楚哪些事情能让他们更幸福,以及这种幸福可以持续多长时间。人们往往高估了消极经历带来的负面情绪,也高估了大喜事带来的幸福感。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实验室研究都表明,是否赢得大选、获得晋升和通过考试对幸福的影响,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


最近的研究发现,很少有经历能对我们产生超过3个月的影响。当好事来临时,我们会庆祝一阵,然后冷静下来。当坏事来临时,我们会哀嚎一阵,然后振作起来并接受现实。

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无论是得到人生的第一双耐克鞋、买到梦寐已久的ps游戏机,还是被哈佛录取,进入顶级投资银行,挣到人生的第一个一百万,幸福感的确很强烈,但都没持续多久。我之前都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终于明白了。
既然持续的幸福感不来自于少数几次的大成就,那如何才能获得持续的幸福感呢?
心理学家埃德-迪纳研究发现:快乐体验出现的频率要比快乐体验的强度能更好的让幸福感持续下去。
上面提到的哈佛教授吉尔伯特也认同这个观点。也就是说,一系列的小开心,会比一件大喜事更让人持续幸福。
2
投资中的“胜率”和“赔率”
为了更简洁的表达我接下来的观点,咱们先熟悉两个统计学概念,一个叫“胜率”,一个叫“赔率”。
“胜率”顾名思义,就是获胜的概率。比如扔了10次硬币猜正反,猜对了7次,胜率就是7/10=70%。
“赔率”原本是个赌博的概念。由于投资跟赌博在很多方面是非常相似的,所以投资里也经常使用这个概念。一般来说,在投资里,计算赔率的方法是【赌赢可以赚的钱】除以【赌输会亏的钱】。
举个例子就更清楚了,假设明天一个公司要发财报,结果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是超越市场预期,在这种情况下,股价会上涨10%,另一种是低于市场预期,股价会下跌5%。
如果你去赌这个公司的财报超越市场预期,你的赔率就是10%/5%=2。
简单来说,赔率高就是赌对了赚的多,赔率低就是赌对了赚的少。
用这两个术语,就很容易描述所有的投资/投机方式了。我举几个例子。
例1:买彩票
中彩票的概率很小,但是一旦中了,就能获得很多倍的收益,因为彩票的成本是2块钱,一旦中了就是500万,赔率是500万除以2等于250万倍。因此,买彩票是一个胜率极低,但是赔率极高的事。
例2:投资不靠谱的p2p
在出事之前,所有投资者都会赚钱,因此胜率相对高。但不靠谱的p2p有跑路风险。
假设投资本金是1万,年利息是10%,每年的利息是1千元,一旦出现跑路,你的亏损是1万。相当于你冒着亏损1万本金的风险,去挣每年1千元的利息。赔率是1千除以一万等于10%。因此,投资不靠谱的p2p是一件胜率相对高,但是赔率极低的事情。
例3:投资股市
跟大家分享一组有意思的数据。从2005年1月4日到2017年8月21日,沪深300指数一共经历了3070个交易日,累计收益是280%。
如果我们把单日上涨幅度超过3%的日子挑出来,你会发现,这样的日子有136个交易日,仅仅占总时间的4.4%。也就是说,单日上涨超过3%是个小概率事件。
然而,如果我们不小心错过了这些小概率事件,我们的收益率会受到多大的影响呢?答案是,我们的总收益率会从正的280%,变成负的98%。
也就是说,投资股市的绝大部分时间里,都是比较平淡甚至有点郁闷的,但就是那极少数的几天,撑起了我们绝大部分的投资收益。
3
为什么投资成功者的幸福感很低?
用“胜率”和“赔率”这两个术语,第一节的结论就可以翻译成:
高赔率给人的幸福感比较强烈,但是持续性差。而高胜率的事情会让人获得持续的幸福感。这可以用来分析哪些类型的投资标的更容易吸引投资者。
首先,高赔率容易吸引投资者,因为这样的投资标的可以提供强烈的幸福感。
比如比特币一年上涨5倍;一些ico的项目一上市就能上涨30倍;有消息的股票,今天买明天涨停;包括彩票、百家乐、贵金属,但凡是可以在短期内带来巨大收益的产品,都很容易吸引投资者。
其次,高胜率也容易吸引投资,因为一系列的小幸福会让人有持续幸福的感觉。
这就能部分解释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投资p2p。因为p2p在跑路之前,每天都能赚钱,胜率是100%。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投资股市的人里面,有那么多人喜欢炒短线。以及为什么大家在面对一只亏钱的股票/基金和一只赚钱的股票/基金时,都倾向于把赚钱的卖掉,把亏钱的留着。因为大家希望每一次的交易都是赚钱的,归根结底也是追求高胜率的心理在作祟。
然而,万事万物都是过犹不及,投资也不例外。过度追求高赔率和高胜率的人都不可能成为投资的赢家。
对于过度追求高赔率的人来说,他们面临最大的挑战是永久性出局和心理的创伤。2014年-2015年,很多人都希望通过借钱炒股来放大投资收益,结果2015年的熊市里,很多人变得一贫如洗,可能一辈子都没办法把亏掉的钱赚回来。投机大师杰西-利弗莫尔一度暴富,但他的人生以自杀告终。
杰西-利弗莫尔,3次破产后于1940年11月自尽
自杀后留下纸条,称:“我的生活是失败的”
对于过度追求高胜率的人来说,他们容易成为金融骗局的受害者。
金融骗局的设计往往都利用了大部分人追求高胜率的误区。前9次投资里,每次都让你赚到钱,等到第10次,一次性把你的钱全部卷走。从之前的e租宝事件,到近期的“igofx”300亿跑路事件,用的都是一样的套路。
就算躲开了金融骗局,对于高胜率的过度追求也会让你的投资收益大打折扣。
比如有一笔钱,明明5年都用不到,有些人为了追求每天都能有收益这种持续的小幸福,把钱全部都存在银行,或者买银行理财,结果平均每年的收益不会超过5%。如果愿意忍受一些价格波动的话,投资股票基金5年,平均一年挣10-15%是比较确定的。
但凡是投资大师,都把“胜率”和“赔率”平衡的比较好。他们愿意付出一些“胜率”上的损失,换取更高的“赔率”,但是,他们会把“赔率”控制在一个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保证自己就算遇到失败,也不会伤筋动骨。
我们熟知的股神巴菲特通过“炒股”成为了全世界最富的人之一,但是,他也无法保证每天,甚至是每年都赚钱。
巴菲特一辈子做过很多笔投资,但是他的好基友查理芒格曾经调侃道,“如果把我们最成功的10笔投资去掉,我们就是一个笑话”。也就是说,仅仅10笔投资,撑起了巴菲特绝大部分的财富。
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想要获得过高的胜率或者过高的赔率,也就是想要获得特别强烈的幸福或者特别持续的幸福,你的投资都不可能获得成功。这样的话,投资可不就是一件幸福感特别低的事么。
投资不易,谨以此文与为了长期收益而愿意放弃幸福感的朋友们共勉!
* 注:部分素材,借鉴了老喻的《财富取决于极少的大高潮,幸福取决于较多的小高潮》
如果本文对你的朋友也有帮助
欢迎分享给他们
徐彬说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