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社拆迁在即,又一处水乡即将消逝。


阮社拆迁在即,又一处水乡即将消逝。

只会拆,不会保护

太可惜了

最后一张是哪里?

张xx开了拆的先河,对绍兴古城破坏前所未有,真正绍兴历史的罪人!!!

打造一座江南的新城市,就得拆。

绍兴盼你古韵多几分
艾向仁
绍兴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绍兴曾称会稽或山阴。据传说,夏商周三代之初,夏禹治水功成之后,在这里大会天下诸侯。春秋战国时代,越王勾践在这里卧薪尝胆,报仇雪耻。东晋南渡以后,谢安石在这里东山再起,王羲之在这里欢聚文人雅士。宋以降,范仲淹在这里主政,陆游在这里吟咏,徐渭在这里亦文亦武,秋瑾在这里舍身就义,蔡元培在这里怡身养性,鲁迅在这里思考改造国民性,周恩来到这里寻根问祖。毛泽东主席曾赋诗称绍兴为“名士之乡”。名士的风采,名士的足迹,名士的事功,为山阴道上的稽山镜水、茂林修竹,为绍兴城里用青石板铺成的古街深巷,为粉白墙壁之内、乌黑瓦片之下的江南民居,平添了深厚的历史文化风韵。然而,在现代化的名义之下,“建设性的破坏”使绍兴的古城风韵已经所剩无几。
二十多年未回家乡的一位著名文化人,去年专程回绍兴观光。不料,老先生一踏进故乡,便大失所望,他多少年魂牵梦萦的古城,竟然面目全非,家乡古迹,已经难以寻觅。老先生当场发誓,再也不回绍兴去了。
绍兴古城的“建设性破坏”,始于何时已经难以考证,数其荦荦大端,当肇始于三十年前的那场史无前例但愿亦后无来者的“文化大革命”。文革期间,原籍绍兴的鲁迅先生,成为文化圣人。参观者成群结队,涌向古城小巷深处的鲁迅故居。一时间都昌坊口车水马龙,交通堵塞,人满为患。为了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当年的绍兴市政当局决定将鲁迅故居前的那一片民居拆掉,修建成停车广场。美丽的江南古城留下了第一块足以记入史册的“建设性破坏”疤痕。
绍兴城内更大的“建设性破坏”,发生在“历史文化名城”命名以后,特别是在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九十年代初,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市政当局在古城内旧式民居最为集中的东区,硬生生地拆房填河平桥,建成一条纵贯南北的宽阔大道,将一个完整的古城开膛剖肚,一劈为二。古城的建设性大破坏从此拉开战幕。
建成中兴路,紧接着拓宽古会稽和山阴的分界线、纵贯南北的古城老街,今日的解放路。解放路拓宽以后,出现了一个市政当局应该意想得到却没有预先考虑的情况:原先位于马路东侧古轩亭口的鉴湖女侠秋瑾纪念碑,钉在了马路正中间。移碑?敢于拆房拓路的当局没有这个胆。不移,古轩亭口成了古城的交通卡脖子地段,解放路拓宽工程的效果几乎抵消了一大半,整个儿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九十年代末,全国各地纷纷大建广场,绍兴也不甘人后,在蔡元培故居前建设元培广场,将笔飞弄幽深的古旧民居拆得片甲不留。元培广场偏处城北,不够气派,市政当局又决定在位于市中心的市政府门前兴建一座现代化的广场,将中心城区的古街仄巷和古旧民居拆得一干二净。中心广场建成之后,古大仁寺只剩下一座危塔孤耸。与仄街窄巷相称的小桥流水,在宽阔的广场映衬下,仿佛西装革履上系了一条土布织成的细腰带。广场四周,高楼林立,现代化气息虽然越来越浓,可是历史文化风韵却越来越难以寻觅了。

整天说拆拆拆 哪里在拆了

在拆之前去看看

拆了建设现代化城市被你们说是破坏古城,但你们想过没有,如果不拆不建设现代化城市你们愿意天天住又老又小的旧屋?愿意马路小的天天堵?愿意没有大型商场?没有影城?天天活在古色古香的时代里?等拆到你们那了还不是天天梦想做拆二代!做人诚实点,想活的现代化城市必将现代化发展,但政府确实也应该将现代化建设和保护古城做一个更完善的处置。

古老沧桑的感觉

仔细看看好了,真的有传统韵味的老房子连十分之一都不到,大部分都是7,80年代建的速生筒子楼。有个屁的保护价值。大部分村民选择拆迁就已经说明了问题。管好自己家就行了,咸吃萝卜淡操心。

社会在发展,不能有守旧思想。停止不前要挨打。

安昌古镇周边好拆了。

正因为以前不懂得保护,所以现在更应该保护。等拆完了,跟在空田里造起来有什么区别。

真要保护也可以 让村民搬迁安置 就是政府没这么大的魄力和财力

这种破房子有个鸡鸡保护价值
美国成立才200年,但人人都想偷渡去
阿拉伯几千年,人人都想逃

有拆有建

老村,该拆的拆,该保的保。现在大谈保护保护,十年前二十年前为什么不说,现在老的东西间西几间,破破烂烂零零散散,已不到十分之一,哪有古村的样子。现在村容零乱拥挤,消防车开不进,有车村民停车进出难,让谁守在这种地方给谁参观?还是把比较象样的安昌古镇、柯桥古镇、东浦古镇好好保护保护吧。

照片往往显示好的一面,客观讲阮社是有点杂乱无章,还是拆了,古建方面市区几片保护好,东浦等几镇保护下就够了

图片来源:千年月——即将消失的水乡——阮社|

就算有几间老屋,那是个人私房,就算不拆,他们要改善居住条件,要翻建,你能强制他们住在老旧房里?现在有十分之一,再十年还会剩多少?那时环境会更杂乱无章。

老百姓终于盼到真拆了,十年前就说拆了!

有什么好炒作留恋的。到处都是现在自建房,老房子破旧不堪没人住。最多几条河道算有点水乡味道

安昌古镇啥时候拆呀!破破烂烂的,就这些腊肉,没啥好玩的

阮社这种破败的农村,拆迁了就是解放! 有啥好留恋的?

越拆越穷,农民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