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乐生活”为我省特色农业“打样”


山西小杂粮产地广,种类多,但如果问起我省小杂粮有些什么品牌,相信很少有人能很快答得上来。4月19日,我省首个县域农产品公用品牌“静乐生活”在忻州市静乐县发布。今后,静乐县的各种小杂粮将统一使用“静乐生活”这一政府背书的公共品牌,这不仅将让该县的小杂粮从单兵打拼转变为集团作战,也为我省的小杂粮上规模、打品牌、闯市场开辟了一条新路。
有产品 缺品牌
大同的荞麦、晋中的小米、忻州的莜麦……提起山西的小杂粮,各市甚至各县的人都能数上几样,但是,如果消费者真的想买哪家的小杂粮,却又不知从哪里下手,哪些品牌的小杂粮地道?哪家的小杂粮质量有保证?特别是上网销售的小杂粮,如何才能让消费者在鱼龙混杂的品牌中选到既放心
、又道的产品?作为小杂粮生产大户,静乐县也遇到了这个问题。
静乐县属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为尽快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全县近年来大力发展小杂粮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其中既有莜麦、谷类、豆类等小杂粮和胡麻油等传统土产,也有藜麦米、玛咖、黑枸杞等新特产品。加上静乐生态良好,耕作方式原始,使得静乐农产品品质出众,是真正的“高品质膳养食材”。
“但如何让静乐农产品成为品牌,让更多的人知晓和接受,是多年来制约着静乐农产品走向市场化的瓶颈。”静乐县县长王昕如是说。
静生长乐生活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静乐县请国内著名品牌规划机构,充分研究县情与农业,深挖静乐农业禀赋和农产、文化、艺术中的精髓,提炼出了“静乐生活”这一县域公用背书品牌,并设计出了完整的品牌战略方案。
“静乐生活”的价值诉求
为“静生长,乐生活”,品牌有四大价值支撑:一是千年农耕传承,师法自然,农耕世代相传;二是宜农适养高地,海拔千米之上,天然纯净,高原冷凉气候,昼夜温差22摄氏度以上,营养价值零流失;三是汾河水系滋养,地下水质达三类,水源清洁;四是阳光缓坡种植,山地丘陵、沟谷梁峁遍布全境,25度缓坡种植地,高日照,大温差,营养积累更多。
王昕说,品牌发布之后,静乐县将把品牌建设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牵引机”,制定品牌创塑、基地规范、系统管理、主体推动、产业融合、立体传播为支撑的的品牌发展战略,推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下一步,静乐将通过品牌战略,让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真正发扬出来,让“静乐生活”系列产品走出静乐,走出山西,走向全国。
2015年,静乐县还成功入列当年电子商务进农村全国200个、山西省8个综合示范县,并被阿里巴巴纳入“千县万村农村淘宝计划”。今后,“静乐生活”将统率静乐特色农产品正式进军电子商务市场。
启蒙山西特色农业
正如前文所言,我省各市、各县都不缺自己的特色农产品,同一区域同类农产品品牌众多,也可以说较杂,不利于区域产品闯出知名度,创造知名品牌。然而,在一些地方,由于县域实力强,企业成规模,即使各自为战,也能创出品牌,占领市场,比如清徐的醋、平遥的牛肉。在一些实力较弱的县,一些中小企业不具备自身作战的实力,往往打拼多年,仍籍籍无名,或埋没于杂牌、假冒品牌之中。
国内电商专家、山西省农村电商顾问莫问剑指出,静乐县打造“静乐生活”公共品牌,有政府信誉作担保,有严格的品牌准入制度,使产品质量有保证,消费者对其可信度更高,消费更放心,也为静乐特色农产品走出山西、走向全国提供了保障。
而且,这一品牌还可以进一步延展,将静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活动等纳入其中,比如静乐县可以组织“静乐生活”展会,统领地方特色产品来省城、到全国各地举办展览,不仅可以卖产品,还可以提升地方知名度。这样,“静乐生活”这一公共品牌价值将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也可以为我省其他县市提供可借鉴的范例,对于促进我省特色农业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商报记者李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