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春风十里,万物复苏,不负好时光,我们在路上。即日起,《遇见李沧·情在街道》大众网记者走基层系列采访活动正式开启。本网记者将走进李沧区11个街道办事处,对各街道的历史背景、文化建设、好人好事、美景美食等进行全方位的系列采访。我们将带领网友在靓丽的街道风景中感悟基层的崭新变化,在火热的百姓生活中感受新时代的蓬勃节奏,让每一位老百姓都成为新闻的“主人公”,感受他们的幸福生活以及对美好前景的期许。一支笔,一台相机,一本笔记本,还有一颗想倾听的心,请你,跟着我们出发吧!
大众网青岛4月9日讯(记者 孙亚楠 见习记者 史琳琳)今天上午,大众网记者来到李沧区湘潭路街道大枣园社区内的党建馆进行参观。据了解,大枣园党建馆属于社区“三维一体”建设中的一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市民活动中心共同构筑了具有浓厚历史底蕴的大枣园文化生活。
在现场,大枣园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大枣园党建馆以大枣园社区的历史和解放前后社区党组织的产生壮大为表现主旨,弘扬枣园崇文尚德的历史传承,挖掘枣园“仁孝俭学”的家风村史,传承枣园先辈勤政清廉,诗书继世的事迹。自2014年12月开馆以来,共接待参观人数达1700余人次,其中包括李沧区党委书记、区长在内的各级领导300余人次,兄弟友邻单位200余人次,社区居民1200余人次。
在党建馆内,大众网记者看到展览内容以板块的形式划分,共五大板块,下面就跟随记者一起走近每个板块,图赏大枣园党建馆,追忆属于李沧的红色记忆。
第一板块 党的光辉映枣园
一进入展馆内,记者就可以感受到浓烈的红色氛围,每个雕塑,每件遗迹,都在向我们诉说着大枣园波澜壮阔的辉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说“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大枣园党建馆中收录了大枣园村的由来和先辈王懿赴朝理政的历史等内容,让后人谨遵“仁孝俭学”家训,人人秉承“以礼兴邦”理念,唤起枣园人的骄傲和自豪,更是为建设新型的符合时代潮流的大枣园做好铺垫。
党的光辉映枣园展馆。
大枣园社区旧村原貌模型。
雕塑主题—《大枣园人》 作者:王良升
第二板块 人民当家党引路 人民群众始终是历史的主体。改革开放初期,党支部书记王知足带领一班人,坚持抓经济联产承包制,打破传统的种植模式,走多种经营之路,使村民尽早脱贫致富。在展馆内,我们可以看到一些遗留下来的革命老物件,还有许多泥塑作品生动形象的展示了村民们齐心协力、建设家园的场景。
人民当家党引路展馆。
生动形象的泥塑作品,让参观者的感受更加立体。
珍藏在展馆内的老物件。
第三板块 共同致富谱新篇
紧跟时代、躬政亲民、敢于创新、勇立潮头。兴建幼儿园、迁建小学校舍、新建35栋居民楼、修建文化广场,文明创建活动搞的有声有色,一举跨入省级文明单位行列。九十年代初集体实现产值过亿元,被评为全国千强先进企业,率先成立集团公司走规模经营之路,一个村庄先后涌现出8个区、市、省级劳动模范,王启后、王孔雷分获全国星火带头人十佳、全国创业明星,进京参加群英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连记者也不禁感叹,貌似不起眼的村庄竟有如此强劲有力的致富之路。
共同致富谱新篇展馆。
党员会议记录。
视频与图文互为一体,充分展现枣园历史积淀脉络。
第四版块 科学发展促民生
目前,旧村改造项目业已完成,居民回迁安置生活在都市文化小区,围绕“创先争优”主题方向,大枣园确立创建全国传统文化古村总目标。以“个十千万百”工程为载体,以讲堂场馆为阵地,深入开展以提升居民整体文明素质主体的教育活动,以“两学一做”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月月有计划、教育次次有主题,社区工作有声有色,成绩斐然。
通过新旧沙盘的对比,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旧村改造后大枣园的巨大变化,而老宅院也同样留下了斑斑印迹,勾起村民的乡愁记忆,承载着历史文明寻求未来梦想。
科学发展促民生展馆。
大枣园社区新貌。
如今的大枣园,已是焕然一新的面貌。
第五版块 实现梦想永向前
不断完善制度建设、严格监管细则,提升社区服务水平,让居民切身感受到改革创新的“获得感”,分享旧村改造的“宜居感”。社区真真切切的变化,丰富多彩的居民生活,清新舒适的生活环境,就连外人看来,也是幸福指数爆棚。
大枣园党建馆内五大板块的划分不仅让整个党建馆层次分明,而且方便了参观者了解、记住党史。记者在参观中就深切感受到大枣园社区浓厚的文化底蕴,多媒结合的展示方式将近百年的历史在长廊中重现,据工作人员介绍,党建馆内的资料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扩充,从而呈现出一个有历史、不断变化发展、彰显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崭新的大枣园社区。
实现梦想永向前展馆。
结束语下方的留言本上写着——寻根铸魂育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