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一男子酒驾肇事找来朋友顶包,最终识破后处罚“升级”,还搭上了朋友


昨天,冒某和孙某在交警一大队办好相关手续,正式接受行政拘留7天的处罚。两人都垂头丧气,尤其是冒某,悔不当初:“我就不应该酒驾!酒驾了发生事故,更不应该找孙某顶包!现在害了自己,更害了孙某……”
酒驾肇事后找朋友顶包
事情发生在5月14日凌晨,当天,冒某和朋友聚餐、K歌结束后准备回家,然而他驾驶着汽车经过南湖大桥时,竟然单车肇事撞上了大桥上的花坛。因为考虑到自己喝了酒,冒某思来想去决定选择逃避。
冒某想到了好兄弟孙某。虽然已经是凌晨,但重义气的孙某接到冒某的电话后还是一口答应,并且以他最快的速度赶到了事发地点。一切就绪,孙某打电话报警,称自己在南湖大桥单车肇事了。
没一会儿,交警一大队的民警赶到现场,但面对冒某和孙某,尤其冒某本身就是车主,民警多了个心眼,当场为两人都进行了酒精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孙某血液中没有酒精,但冒某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71毫克/100毫升。
虽然冒某和孙某一直坚定地表示开车肇事的是孙某,但是民警在调查监控时发现了一个可疑的细节:事故发生在凌晨0点50分左右,但报警是在2点50分左右,从发生事故到孙某拨打电话报警,隔了2个小时左右。正常情况下发生交通事故,怎么可能隔2个小时再报警?何况这2个小时内,民警发现冒某和孙某的手机还有通话记录,如果两人在一起,何必要互相打电话?显然,谎言不攻自破:这是一起典型的酒驾后找朋友顶包的案件。
找人顶包害已又害人
面对民警在情在理的分析,冒某和孙某再也无法狡辩,最终承认了顶包的事实。但让两人拍着大腿自称想不到的是,随着谎言被识破,两人的处罚要“升级”。
据交警一大队副大队长沈惠忠向记者介绍:“冒某是达到了饮酒后驾驶,本来的处罚是记12分、罚1000元,暂扣驾驶证6个月,但是现在,因为找人顶包,现场他没承认,属于逃逸,那要追加12分,这就相当于他除了科目一(理论考)要重来一遍,科目三(路考)也要重来一遍,并且,他还要多罚款2000元,要行政拘留15天以下。至于孙某,本来什么事都没有,但因为顶包,他也要受处罚,好在冒某只是饮酒后驾驶,孙某只是做了伪证,只需要行政拘留5至10天。如果冒某达到醉驾的标准,因为‘醉驾入刑’,冒某将依法被拘役1至6个月,而顶包的孙某则将因涉嫌包庇罪,依法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为帮别人顶包,自己判得更重的案例我们以前碰到过。当事人那个后悔啊,绝对发自肺腑!”沈惠忠感慨,“顶包实在是要不得,因为谎言很容易被戳穿。答应别人顶包也是一件很傻的事,因为这根本帮不了别人,反而还害了自己,这样的‘义气’千万要不得!况且,这样的不良风气,我们发现一次严惩一次!”(来源:南湖晚报)

朋友两肋插刀
小碰自己修修就算了。

酒驾应该抓。不过这件事没有涉及第三方受害人,当事交警也可以放他一马的,现在牵连两个人,搞得有点大。
聪明反被聪明误
笨呢 知道自己酒驾还不赶紧开走,第二天就醒了找个地方再撞一下就哦了
按法律办,今天放一马,下次还得放一马,谁来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