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两孩”政策实施一年,柯桥区 “能生又想生”的家庭不到一 ..


去年1月17日,浙江省正式实施“单独两孩”政策,柯桥区随之启动。转眼该政策已实施一年,记者昨日从柯桥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柯桥区共收到“单独”夫妻再生育申请1770例,审批1761例,每月申请量约为147例,已生育914例,趋于稳定。
  可事实上,柯桥区曾事先抽样摸底调查显示:全区“单独”家庭数量约为25778个,其中已生育一个孩子的家庭约为20473个。对照数据发现,全区符合“单独两孩”政策的家庭中,相当于只有8.6%的家庭有生育打算。
  到底是什么原因,阻挡了这些家庭的“两孩”路?
  有心生育,无奈身体不适
  “我这里的情况也类似。”绍兴市中心医院再生育门诊负责人田国琴得知记者来意后这样说。2014年初成立再生育门诊时,预计状况会比较火爆。可现实是,刚开始每天有20余人门诊,而现在每天的门诊量不到10个,门诊人次平稳。
  田国琴说,去医院咨询再生育事宜的人群,大多是35岁-40岁之间。
  不过,部分女性虽有心再当妈妈,无奈身体实在不适合怀孕,只能作罢。田国琴曾遇到过一位44岁的女性,符合“单独两孩”政策,两口子也有心再生育。但是,该女性检查后发现卵巢功能不好,在医生的建议下,打消了再生育的打算。
  “部分符合政策的家庭虽然有心生第二个孩子,遇到怀不上,或者不能生的情况后,情绪还都比较平稳。”田国琴说,可能因为家里已有了第一个孩子,所以不少符合政策的家庭对于生“二娃”的态度是:随缘。
  家里的“大宝”都养得够累了
  张女士今年32岁,一位5岁女孩的母亲。她的老公是独子,按理说,俩人完全符合“单独两孩”的政策。过去一年,婆婆已在家里旁敲侧击多次,趁着自己还能帮忙带孩子,要不再生一个孩子吧。
  对此,张女士总是默默装傻。“我的肚子我做主!”张女士说,为什么不想生了?因为养第一个孩子已经够累了,要是再多一个孩子,天哪,不敢想象那种生活。
  张女士的公婆确实很会照顾人,包揽了家务活。可养孩子是个大工程,每天下班回家陪孩子玩,教她看书识字之类的事,张女士这个当妈妈的责无旁贷。
  “白天要上班、下班要陪孩子,周末要带小朋友找乐。”张女士说,眼看着孩子慢慢长大,等到了上小学,辅导功课之类的事也少不了。想到养大女儿都已是长路漫漫,她实在没有勇气再要第二个孩子。
  张女士的想法代表了很多人的心态。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家长也表示,“单独政策”实施后,家长看似多了生育权利,可综合考虑现实中的生活成本、教育成本以及养孩子的后续精力等现实问题,对于生第二个孩子的意愿不是特别强烈。
  80后妈妈陈女士说,她和老公的想法比较一致,不如“精养”第一个孩子,养孩子不在量,更在精。把第一个孩子培养好了,人生同样圆满。

这样的空气、这样的环境 何苦害了下一代呢

以前怕羊太多把草吃完,现在发现羊不够吃了,叫羊多生孩子。可羊也不傻啊,就你狼精明?

还要什么证什么证的去村里打证明,既然附合政策了你直接发个准生证下来好了,那么多公务员坐着不干活。

对的太过意不去了

奴才和劳动力不够了,激励奴才生育,也不看看奴才过的生活,何必让小奴才来吃苦呢。

养不起!

社会没保障

羊发现生活不容易……

普通百姓活在当下真不容易,别说吃穿住行高物价,就连阳光空气水也成了奢侈品,孩子教育压力多大培训费用多贵,多生多受罪,何苦。

羊生产的速度跟上不儿狼吃羊的速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