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区三里街东门口片区的老居民反映,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下面藏有古墓群。1月15日,九江市文物局、浔阳区文广新局、地方史志专家以及东门口片区旧城改造拆迁部门、东门口社区居委会等一起前往实地探访。根据市文物局要求,这一带在拆迁或动土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情况,相关部门应立即上报。
多年以来,随着住所周围不断建设、施工,家住东门口片区的老居民都反映自己曾亲眼看到施工人员挖出古棺或“古董宝贝”。如,侯老师称自己曾捡到疑似宋代的笔架;胡婆婆和陈婆婆则都表示自己亲眼看到精美的古棺和刚见天日的那一刻“原复原样”的女尸;住在陈婆婆家附近的杨先生也表示自己上中学的时候,在上学路上曾捡到貌似有些年头和价值的绿色珠子。
居民指认这里下面是大大的蓄水池,大约在上世纪90年代挖建蓄水池时发现一口古棺
接到浔阳晚报记者的反馈后,市文物局的叶书记表示,将先了解东门口那一带的拆迁范围,并实地查看,与拆迁项目部取得联系。紧接着邀请地方史志专家座谈,了解东门口片区相关历史,看是否有大量历史遗存,然后根据了解的情况,给浔阳区旧城改造项目部发函,告知拆迁过程中如发现文物遗存应及时报告文物局并及时沟通。如确有古墓,接下来,该局酌情采取相关措施,尽量实现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双赢。
1月16日,市文物局文物管理所的虞科长告诉浔阳晚报记者,1月15日,该局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史志专家实地探访后,地方史志专家已确认东门口一带在历史上属于九江东门城外,曾是一块荒地,史志上并无墓葬群的记载,也没听说过有古墓。由于老居民们提供不出墓砖、墓碑之类的文物,加上东门口一带老房子尚未正式拆迁,大家无法断定地下是否真有古墓群。但该局与浔阳区文广新局和东门口一带拆迁部门一一交代:在拆迁过程中或在这块地动土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有古墓的蛛丝马迹,应立即报告给该局,该局再作详细调查。
相关新闻:
九江曾发现古墓和古文化遗址
三里街是否有古墓群,目前还不能确认。但九江确实发现过古墓。浔阳晚报记者从市文物局了解到,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我市就陆续发现一些古墓和古文化遗址。
市文物局工作人员表示,在浔阳区大中大附近施工时,唐代古墓破土而出;八里湖枯水季节,浔阳古城遗址赫然“露脸”。除此之外,各县(市)区更是陆续发现古墓或古文化遗址。瑞昌城区的唐代古墓;庐山通远的明清古墓。2015年,修建大广高速公路时,发现山背文化遗址;同年,柴桑区马回岭发现汉唐时期的古墓及古文化遗址。2017年,瑞昌码头工业园一带发现六朝时期古墓群。
“还有些地方发现文物没有及时上报,或建设施工中破坏了文物。”市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加大文物保护宣传力度,使我市文物得到有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