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量会骗人吗?老股民直言不要被主力对敲给骗了,成交量也是可以人造的!

成交量会骗人吗?会,但是很难!因为价格的触发可以是主力资金通过盘中的一波急拉或急跌再或是通过做收盘价实现的骗线。但成交量要作假是相对比较困难的,只要是有效的市场,市场参与者足够多,那么成交量往往是真实的。投资者看得最多的是日线上的成交量,一天的交易时间相对较主力资金很难伪装缩量或放量来达到他的骗线目的,否则的话会消耗很大的操盘成本,这不是明长,智的选择。
因此说,价格更容易在短期受大资金的影响,而成交量所受的影响相对要小的多。
通常情况下,主力常用的对敲手法有两种,一种是空中对敲(成交),我们上一节已经做了详细的阐述。第二种叫做“挂单对敲”,如图所示:
一、通过对敲扯眼球圈粉
现在的主力和以前的庄家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没谁愿意也没有谁能够高控盘。主力控制的筹码是有限的,不管是想要别人跟风,还是想要别人接盘,必须要市场的其他投资者的参与。要想让其他投资者参与,就得先要让自己“红”起来,让别人注意到你。大单对敲,能够进入很多软件的统计震撼的盘面也能够让其他投资者关注到自己。圈粉以后,到底是想要别人跟分,还是想要别人接货,这是下一步的事情,扯到了眼球圈到了粉,做什么都好做。
二、做图帮指标
这是众所周知的目的,百度上也查得到。成交量分析是所有技术分析的基础之一,成交量也是所有数据的基本参数。通过对敲改变成交量,就能够让技术图形和指标按照自己的意图“画”出来,有利于主力操盘。
三、维持人气,保持个股的活跃度
主力一旦介入某支股票,这只票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会活跃起来。为什么呢?因为低换手对主力来讲是非常可怕的。首先,低换手不利于出货,可能想像,低换手的票,买卖的人少,主力要出货,出给谁呢?出不了货就是坐庄失败。其实,低换手无法抵御系统风险。如果遇上大盘大跌,换手太低主力稍微一卖就跌停了,想逃也逃不了,那麻烦就大了。第三,低换手容易被其他资金影响,一个稍微大一点的资金,就能让股价发生较大的波动,对主力操中盘极为不利,基于上述原因 ,主力在即使平时可能不想拉升不想打压不想做其他什么事情,也会自己卖给自己对敲,为的就是保持个股的活跃度。甚至有时候,我们发现某一只票在开始拉升,技术上指标上都以为要涨了,但是后面又跌了回来,恢复原状,看似好像拉升失败了,其实这是主力在对敲活跃盘面。
四、思维引导,这是一个最卑鄙也是最重要的目的
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平时你就在你的领导面前不说话,不闻不问,等到要竞争上岗或者评职称了,你再跑去请客送你,你觉得领导接招的可能性有多大?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是行不通的。股票也是一样,一只票在平时就不出现在人们视线内,想要出货的时候才跳出来搞动作,有没有人上当?反过来,一只票在平时就经常被别人关注 ,时不时的对敲拉一下,也让很多参与进来的人赚点钱,到最后真正想出货的时候 ,只需要简单复制一下前面让别人赚钱的动作,跟风盘就会蜂拥而至。平时就给了好处,到要收网的时候 ,才有更多的鱼儿上钩,这就叫养猪。
五、规避法律风险,一般人都不知道
其实,上述对敲的主力意图,只是外面的人从技术层面上进行的一种分析,如果你没有真正参与过做盘,你根本不知道对敲对于主力来讲,有多么的重要。进场,大口吃进筹码就行,拉升,往上吃进筹码就行,出货,讲点故事就行......目前,主力最大的风险不是操盘的问题,而是监管的问题。在一个账户上,过多的持有一只股票,或者长时间的持有一只股票,精准的“抄底逃顶”,都极其容易被大数据监测到。因此,主力就必须要采用对敲的方式,让自己的筹码不停的换账户,才能有效的规避监管!
主力一般在拉升和出货的时候采用对敲手法。股票拉升跃出盘整区后,进入主升浪。此时需要投资者大量进出,抬高浮筹的持仓成本。因此主力会采用对敲手法造成短线大震荡。
方法1:建仓对敲
以压制股价为目的,建仓时对敲,主力是为了能够在低价位搜集到更多的筹码,往往通过对敲的手法来压制股价。
方法2:放量对敲
成交放大,委比较大,外盘大于内盘,分时线大于45度。分时盘口出现这种走势,如果k线处于阶段底或平台整理或刚刚均线多头排列,五日乖离率较小,上涨途中无放量大阴大阳,此时的对敲属良性对敲,可在分时起跳的瞬间介入。
方法3:对敲出货
其特点有(1)大买单突袭,股价直线飙升,然后迅速回落,如此反复多次。整个过程很突然(一般在几秒钟完成拉升和回落),散户没反应(股价虚高为主力做出来的)。(2)在某一个价位巨单压顶,下面大买单不断,造成吸货假象,散户这个时候最容易冲进去。(3)股价抽风之后回归平静,或继续横盘(出现在出货初期),或大幅下跌(出现在出货末期)(4)对敲出货一般一天没办法完成,会持续3~5个交易日甚至更长。( 5)成交量短期大量堆积,但是股价涨幅却很小,甚至不涨。(量升价平,放量滞涨)
市场上有买就会有卖,成交量放大意味着买卖双反的力量都在增加,庄家就会顺应散户认为放量就上涨的这种心理,出货时会做出多头的形态吸引投资者。为此,大家一定要防止庄家的诱多。
高位放量
因为投资者对于放量上涨的深信不疑,为了吸引散户入局,庄家会突然在盘中制造巨大的成交量。在k线图中表现为一根巨量的柱状图。散户看到了会为之窃喜,觉得会大涨,纷纷入局。但是第二天就可能会缩量下跌,高位放量大阳线往往是为了迷惑散户。
举个例子,江丰电子作为芯片概念的龙头,在11月14日一根放量阳线之后,便开始了漫漫熊途。
当高位放量出现时,若当日出现大幅度的下跌,显然是场内资金大力度出逃的信号,是风险的标志。高位放量大多数情况会出现大幅度的上涨,但是此时的放量源于主力资金对倒吸引散户跟风而不是股价向突破,很有可能是一种危险的信号。
低位放量
很多散户在看到股价经历持续下跌后放量上涨,就认为有资金开始介入个股,之后会有一波上涨的走势。他们认为此时是进场的良机,这种思维,很多时候都会成为庄家的工具,下跌途中对倒放量吸引散户,出货。
而低位放量造成吸筹的假象会迷惑投资者,投资者认为股价已经到达阶段性底部而纷纷进场时,股价却走向了更深的底部。
如图,日月股份蓝色区域放出巨量,但是并未真突破,股价随后跌跌不休。
逆势放量
大部分情况下,个股的走势是跟随大盘的,个股会随着大盘的涨跌而涨跌。庄家会借机使的手中个股独立于大盘走势而达到出货的目的。当大盘下跌,大多数的股票都是下跌的,但是庄家操作的个股却逆势拉升,放量上涨,这种情况下对散户的诱惑是巨大的。因为他们手中的持股在下跌,他们会恐惧,而看到庄家手中个股拉升,他们会贪婪,割肉追入。
在投资者看来,这种吸引大量资金进场且敢于逆势上涨的股票一定存在潜在利好因素,于是大胆介入。然而这种股票一般都只有短暂的行情,随之而来的往往是下跌走势,导致许多在逆势放量上涨时进场的散户被套牢其中。
缩量跌不深
很多散户相信成交量萎缩是抛压减弱的表现,意味着庄家锁仓。而庄家会利用投资者的这种惯性思维,利用缩量阴跌方式,缓慢的出货,让在高位套牢的投资者产生缩量不会再深跌的麻痹思想,丧失警惕,就会错过了及时止损出局的最佳机会,一步步就进了深套的陷阱了。还有散户心理,跌了会反弹,反弹再走,结果越跌越深,迎来漫长的解套之路。
量价关系分析
在技术分析中有很多指标,如成交量、macd、kdj、rsi、boll等,在具体分析时为了提高准确度,往往会利用这些技术指标做综合分析,而在所有的分析中,唯独量价分析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分析。股价涨跌的真伪往往可以通过成交量来进行验证,任何脱离量价分析的技术研究分析都是偏面和有失水准的,下面将详细阐述成交量与股价趋势的关系。
普通量价关系
⑴地量地价
股价由高位经过一波长期下跌后,由于空方抛盘日渐减少,惜售心理日趋明显,而多方由于市场缺少赚钱效应不会轻易入场,这时就会造成多空双方交投清淡,量能持续萎缩至地量,价格也维持在地价水平。此时往往意味着市场底部的来临,持筹投资者不必割肉离场,而持币投资者做好投资的准备,一旦市场出现放量反转行情且趋势确立,则可以大胆入场。
(图示:上证综指 2007年7月——2009年5月)
⑵量增价升
在股价运行过程中,由于多方看多行情,主动持续性投入资金购入筹码,则表现出量增价升的健康态势,股价会伴随着量能的持续放大而继续上涨。
例:海欣股份2010年11月——2012年3月
(图示:海欣股份2010年11月——2011年3月)
⑶量增价平
股价经过一波放量上涨后,在上涨的末期,成交量继续放大,高点迟迟不再创新高,只是维持在一个相对的高位区间,此时表明虽然多方投入较多的资金,但空方(多为底部获利盘)的抛压相当沉重,最终导致股价滞涨,意味着短期上涨已到尾声,随时有反转下跌的可能。
例:华新水泥2010年12月——2011年10月
(图示:华新水泥 2010年12月——2011年10月)
⑷量增价跌
a、量增价跌的第一种情况是当股价上涨一波后,在顶部放出巨量(通常是阴量),同时股价急剧暴跌,往往出现在股价下跌的初期阶段,空方疯狂的抛售
例:老白干酒 2010年8月——2011年3月
(图示:老白干酒 2010年8月——2011年3月)
b、量增量跌的第二种情况是,主力在底部区间吸入一部分筹码,然后利用已经吸取的筹码进行对敲向下打压,以砸出更多的恐慌盘(经常放量下跌),在底部吸取更多的廉价筹码。
例:600320振华重工2008年8月——2009年4月
(图示:振华重工2008年8月——2009年4月)
⑸量缩价升
a、量缩价升的第一种情况是指在股价上涨的过程中,当股价不断的创出新高,但所对应的成交量没有相应的放大,而是逐级递减,量价呈现量缩价升的背离状态,往往意味着股价上升的动能不足,随时潜在着反转下跌的可能。(有的个股因为庄家高度控盘,在上升的过程中抛压相对较小,经常会持续的缩量拉升,但当到高位一旦出现放量,也就是股价见顶的信号,要及时落袋为安,回避风险。)
例: st嘉陵 2009年8月——2010年5月
(图示: st嘉陵 2009年8月——2010年8月)
b、量缩价升的第二种情况是当股价处于顶部,庄家开始派发一部分筹码造成股价下跌一波后,为了更好的完成派发而假性反弹拉升,以引诱散户跟进,此时往往价格上升,但量能不足,且当庄家出货完毕后,随之而来的是更为凶猛的暴跌。
例:华新水泥 2011年6月——2012年8月
(图示:华新水泥2011年6月——2012年8月)
⑹量缩价跌
量缩价跌是指股价在下跌的时候,伴随着价格的不断下跌,成交量也在不断递减。在上升过程中的量缩价跌往往代表着阶段性的缩量调整,庄家惜售明显,仍有做多的欲望;而下跌行情中的量缩价跌,则意味着多方不看好市场,无力承接,空方则是持续性抛售,但力度会越来越小,具体表现在缩小的成交量上,此时,市场依然看空。
例:全新好 2012年2月——6月
例:浦发银行 201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