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企业转型“三引擎模型”设计》培训课程

【课程背景】
今天的企业变革已经不再是修修补补,而是全面改造,这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整个管理模式的转变。一般而言,激进式变革对中国企业风险较大,更多的企业希望采取一种渐进式变革方式,通过以点带面、循序渐进的方式完成,这就需要找到企业转型的引擎,通过发动引擎推动传统企业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我更新。
矩阵型组织结构、二元管理基础、以及项目管理机制就是传统企业转型的三个引擎,所谓“模型”是指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任何一种引擎都需要其他两者支撑,从而形成一种稳定模式,从中国传统企业成功转型的案例中不难发现,三大引擎成为转型期管理机制中的“标配”,有了这三大引擎,传统企业变革具备了基本条件。
纵观中外企业,但凡摆脱“传统企业”标签都能发现“三引擎模型”的身影,然而“三引擎”并非独立存在,而是必须有效集成,才能发挥效果,从原理上看“三引擎”完全相通,关键在于如何集成,很多企业变革失败皆因于此。
【课程对象】
企业变革者、主要执行者
【课程时间】
2天
【课程目标】
1. 理解企业转型三引擎之间必然关系
2. 掌握矩阵结构特征及建立关键步骤
3. 掌握项目管理特征及建立关键步骤
4. 掌握二元基础特征及建立关键步骤
5. 掌握三引擎模型集成主要方式方法
【课程内容】
一、新商业时代传统企业转型方向
1. 2017,新组织建设元年
2. 研讨:如何理解传统企业转型的关键词
3. 企业形态进化规律
4. 10s企业形态分析模型
5. 企业进化—危机线路图
6. 传统企业“转型”也是“转形”
二、传统企业转型“三引擎模型”
1. 市场生态发展规律
2. 新商业时代的市场特点:“网”
3. 最佳企业形态特征:“链”
4. 何谓“三引擎模型”?
5. 为何是这“三引擎”?
三、引擎一:矩阵型组织结构
1. 研讨:一个传统企业转型关键问题
2. 企业组织结构演变规律
3. 直线型组织结构特征
4. 职能型组织结构特征
5. 流程型组织结构特征
6. 网络型组织结构特征
7. “无形之手”——“二律背反”原则
8. 矩阵型组织结构的“宿命”
9. 中外企业案例分享
四、引擎二:项目管理机制
1. 产品结构演变规律
2. 项目管理的“前生”“今世”与“未来”
3. 重新定义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4. 项目管理三阶段——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价值分配
5. 价值创造:启动、计划、实施与控制、结束
6. 价值评价:项目评价、客户评价、团队评价
7. 价值分配:项目损益与分配机制
8. 案例分享——项目管理工具包
五、引擎三:二元管理基础
1. 管理基础结构演变规律
2. 传统企业管理基础:职位管理
3. 职位管理系统的“硬伤”
4. 项目管理基础:能力管理
5. 能力素质冰山模型不为人知奥秘
6. 能力管理系统建立步骤
7. 转型企业二元管理体系建设
8. 基于项目管理的绩效管理机制
9. 基于项目管理的薪酬管理机制
10. 案例分享:某公司职业能力体系建设
六、传统企业转型三引擎与三部曲
1. 第一部曲:产品(事业部)矩阵型
2. 第二部曲:混合(事业部)矩阵型
3. 转型后期:客户(事业部)矩阵型
4. 迈向客户价值形态
5. 国企案例分享
6. 民企案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