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绍兴网上,对绍兴的古开元寺是拆还是留,各方都在热议。
君去过上海繁华的商业区-------城皇庙吗?!
庙是那么的高大宏伟,但却是作着商贸集散地,真可谓天天进出人山人海。
那我们是否也可借鉴,古开元寺建筑保留,房屋作为商贸之用,既保留了古建筑,又能为现代商贸服务,何乐而不为呢!
拆与留,主动权在这块地的权属单位,因为原人民医院已经拍卖给人家啦!要怪也只能怪政府和规划局之前没下定论:必须要保护开元寺或者给开元寺一个“文保单位”名号,就没有今天的争论啦!
规划局在拍买时有写着的呀
不错的建议
现在已经责令停工了
千年古刹大殿 一夜成“骨架”所在地块正在进行商业开发;绍兴市民叹息这里有古城的记忆。
规划部门说按方案不能拆掉;开发商解释称不会拆除,只是按商业用途整修。
绍兴市区,千年古寺开元寺的大殿,如今只剩下一个骨架,孤零零地站着,它的周围是一片废墟。这里,即将崛起一个崭新的商业城。
几天前,大殿刚刚被拆就有网友把照片传到了网上。一时之间,拆殿之举引来一片惋惜声。“可惜,可惜。”80多岁的书法家沈定庵连声叹息。他一听说这个消息,马上赶过去实地察看。更多的普通市民在网上发声,希望保住大殿。
虽然大殿几经焚毁,不是文物,但这幢历史建筑,却留有不少绍兴人的集体记忆。商业开发的同时,如何处理文化古迹?大殿的命运何去何从?这是古城市民的疑惑。
大殿的故事:命运多舛 凝结绍兴市民诸多记忆
开元寺曾是座名寺,有近千年的历史,香火旺盛。“相当于《水浒传》里的大相国寺。”当地一位文史专家这样介绍。
“印象很深。”80多岁的绍兴市民黄正发回忆,他小时候开元寺一带就非常热闹,常常挤得水泄不通。“那里常上演绍兴的习俗‘数罗汉’。”
不过,这座古刹命运多舛。近千年来,古刹几经焚毁,到民国时期,已经破败。
1974年起,开元寺变身成为医院,大殿也成了输液大厅。这里庭院森森,景色宜人,许多绍兴市民记忆犹新。
直到2007年,医院搬迁新址,这块土地以9亿元的高价被拍卖用作商业开发。
随后,医院建筑都被拆掉,仅存这座大殿。直到几天前,有市民发现,大殿也开始在拆了。
昨天,记者在现场看到,大殿的四壁已经被拆,只剩下一个框架,孤零零地屹立,看上去十分凄凉。
市民呼吁:虽不是文保但有必要保存,不能毁在我们这一代
拆殿的消息,很快在网上传开了。
当地著名书法家沈定庵听闻此事的第一感觉是震惊和遗憾。“我马上要赶到现场去看一下。”这位80多岁的老人说,开元寺原来很大,现存的大殿经过多次维修,但还是基本保留了原有面貌。
“开元寺的匾额还是我老师写的呢。”沈老说,1921年,其恩师徐生翁应开元寺之请,为开元寺题额。“我还等着大殿重新恢复当年的原貌。”
“绍兴已经有很多历史古迹变成了照片中的回忆,难道发展经济非得以古迹的‘离去’为代价吗?”绍兴县史学会主席傅振照则如此坦言。
文史专家裘士雄同样深感惋惜,他说他和许多市民一样,最不愿意看到开元寺毁于我们这一代,并希望开发商为子孙后代着想。
在绍兴E网、绍兴网等当地多个论坛上,网民们也发出了“保留大殿”的呼吁。
当地文保部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介绍,这座大殿虽然不是文物保护单位,但对于有着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绍兴来说,很有必要保护开元寺。
“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是保护文保文物,更多的是要保护一些通过有形的建筑物或无形的文化式样,把它有机地连接起来,成为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从这个意义上说,记忆愈丰富愈深刻,城市文化的积淀也愈深厚。绍兴就是这样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这位人士说。
楼主的建议非常好,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