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嵊州市文物部门发布消息:12月7日,嵊州市杨港路东延(剡兴路—雅戈尔大道)工程施工时发现宋墓,经发掘清理,确定为宋太常寺主簿周汝士墓。
宋代大墓,规模较大!墓室建造考究!
该墓葬位于杨港路东延工程所涉前园村花园地自然村西侧、亭山东南侧,设计中的杨港路亭山隧道东入口一带,地处半山坡。该墓墓室顶部、部分墓壁及填土损毁严重,现场还发现半块墓志铭,其上文字清晰可见。根据墓志得知为宋太常寺主簿周汝士墓。
发掘表明:该墓坐西朝东,为砖石双室墓。共出土随葬品共7件(套),其中有青石宋故太常寺簿周公墓志、铁券、残损青花碗等。此墓葬虽损毁严重,而且早期曾被盗,但其基本形制尚存,规模较大,构造较为复杂,墓室建造较为考究。
同时,墓室周边发现筒瓦、石质基座等,也证明该墓规格较高,应该曾有墓祠、拜坛等营造。出土墓志铭一块,其上文字清晰可辨,其墓主周汝士在宋代名志、高似孙所作的《剡录》中就被提及,在明万历年间编撰的《嵊县志》中更是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在嵊州墓葬考古中尚属首例。
周汝士何许人也?太常寺主簿是个什么官?
墓主周汝士为宋绍兴年间进士,与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与温州历史上第一位状元王十朋渊源颇深。受周汝士之邀,王十朋曾赴剡讲学授课。绍兴二十七年,王十朋与周汝士之弟周汝能师生同榜,而周氏家族登进士榜者有六人处于王十朋之门。
周汝士官至南宋淳熙年间太常寺主簿,掌管南宋朝廷的宗庙祭祀及礼乐,后绩階至朝散郎赐五品服。淳熙十一年,即公元1184年因病而亡,时年65岁,尚在太常寺主簿任内。其墓志的记载与地方史料互相补充、佐证,为研究墓主的生卒年月、家族渊源、南宋年间嵊州一带经济社会情况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还纠正了有关史料中关于周汝士卒葬于嵊州星子峰一带的错误记载。出土残损的青花瓷碗一只,为研究青花的起源及工艺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出土的马蹄形买地铁券,在嵊州宋墓中也属首例。
嵊州市的史料中关于周汝士,有卒葬于嵊州星子峰一带的记载,从这次发掘来看,证明原先记载存在错误。在出土的墓志铭中有“明年二月庚申葬公于邑之东南,乡曰仁德,地曰花田,山曰马鞍,因娄氏安人之藏其掩圹也。”公元1184年,周汝士因病在任上而亡,嵊州文史专家经过多日的研究,从墓志、铁券、残损青花碗揭开墓主人宋太常寺主簿周汝士身份,也揭开了832年前,周家“一门七进士”的传奇往事。
周家“一门七进士”,师生同榜……
“这是一座十分有典型意义的墓葬”王鑫君说,墓碑上的“公,讳汝士,字南夫……公以绍兴戊辰登进士第,调台州天台县主簿再调婺州永康县丞堂,除扬州州学教授……”
专家应对出土的墓碑文字与其他文物都 十分兴趣。在宋代名志、高似孙所作的《剡录》中周汝士就被提及,在明万历年间编撰的《嵊县志》中更是有较为详细的记载,这种多相吻合的现象,在嵊州墓葬考古中尚属首例。
嵊州市文史专家周乃光介绍,嵊州原名剡县,改名为嵊是在宋朝年间。宋朝从建于公元960年的北宋算起到亡于公元1279年的南宋,计319年,时下被称为“两宋”。而两宋这一时期经济远胜前朝,文化冠于后世,当时外乡人入嵊州,有着千车粼粼、 百帆隐隐之说,是嵊州古代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
据考证,周汝士为宋绍兴年间进士,与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温州历史上第一位状元王十朋渊源颇深。受周汝士之邀,王十朋曾赴剡讲学授课。
在当时绍兴二十七年,王十朋与周汝士之弟周汝能师生同榜,而周氏家族登进士榜者有六人处于王十朋之门,加上周汝士一门共考进了七个进士。这在古代的剡中是十分少见的。
据悉,两宋以前,剡县没有出过一名进士。第一位考中进士的是北宋天圣五年(1027)的史纶,七年后他的儿子史叔轲又中进士。此后,剡嵊中进士者接踵而起,尤其在南宋,竟有一榜即中三四人。从北宋天圣五年到清末科举废止,剡嵊共有文科进士142名,而两宋时就有98名,占全部文科进士总数的近70%。
当时,如鹿门书院,创办者是理学家吕规叔,曾聘请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和吕祖谦前来讲学;县城周氏渊源堂义塾,曾礼聘乐清名士王十朋为师,各地学子负笈景从,前来交流学术者络绎不绝,周门曾先后出了7名进士。在此期间,许多名人文人先后来此,在剡嵊留名、留迹、留诗文的,除王安石、陆游、朱熹、王十朋等以外,还有诗人卢天骥、王铚、李易、仲皎和文人高文虎、高似孙等留居于此。这些文化名人都录入了第一部县志《剡录》的刊印为标志,这部县志首立“县纪年”、开设“大事记”,编次有序,体例完备,后被收入《四库全书》,其体例多为后世编纂地方志者所采用。
据记载,周汝士官至南宋淳熙年间太常寺主薄,掌管南宋朝廷的宗庙祭祀及礼乐,后绩階至朝散郎赐五品服。淳熙十一年,即公元1184年因病而亡,时年65岁,尚在太常寺主簿任内。
其墓志的记载与地方史料互相补充、佐证,为研究墓主的生卒年月、家族渊源、南宋年间嵊州一带经济社会情况提供了重要依据。
墓志中有,“娶过氏、娄氏、秦氏,皆赠安人。”说明周娶过三位女子,与娄氏合墓。在他去世时,已有五个儿子和四个女儿,孙;辈孙辈八人,在从现在来说是个大家族。
专家还称,现场出土残损的青花瓷碗一只,为研究青花的起源及工艺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目前还需进一步考证。墓葬出土的马蹄形买地铁券,只剩下一个“券”字,在嵊州宋墓中亦属首例。
厉害了,周门
钱清镇钱梅村周氏也出过父子兄弟四进士,曾立有牌坊。
看来周家人特别聪明有才气。像近代的周恩来、周树人(鲁迅)
很有文学考究价值!
家风好,读书要氛围的
也有败类,比如周作人、周佛海。。。。。。
翻看中国的古代史和县志、镇志、村志、家谱、人物传记,都写着出了什么什么样的官,从来不写科学上有贡献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