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章建筑的识别和处理!
一、违章建筑的认定
违章建筑一般可分为两类:
一是违反土地管理法修建的建筑物和其他未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建筑物;
二是违反《城乡规划法》和其他未取得规划许可或者违反规划许可,擅自在自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土地上修建建筑物。
此外,实践中还提到了“小产权房”。所谓小产权房,是指在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上违法出租或占用的房屋。小产权房不是一个法律术语,但实际上属于特定类型的违法建筑,即未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而建造的违法建筑。
在城乡建设管理实践中,无照房屋或证件不全的房屋往往被视为违章建筑,无偿拆除,矛盾数不胜数。如何对待无证房屋或证件不全的房屋,是困扰执法人员和相关责任人的难题。
二、违章建筑的处理
《物权法》第30条规定:“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实行为而产生的财产权的设立或者消灭,自事实行为实现时生效。”该条例确立了建筑物的产权,没有证书或证明的房屋不应再被视为非法建筑物,这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非法建筑物的定义和处理。如何解决拆迁与建设的矛盾?作为管理者,我们应该准确理解《物权法》第30条的规定。合法施工应指在施工时符合现行规定,而不是指现行规定。
违章建筑的界定和处理应把握以下三点:
首先,法律依据是关键。“无补偿违法建筑”是指依法应当免费拆除的建筑。因此,只有在建造时违反了法律依据,才能确定它是“非法建筑”。否则,就违反了《物权法》第三十条的规定。
第二,是否违法必须由法律授权的机构来界定。不应该由任何机构来说它是否违法,因为房子是非法建筑,只能由法律授权的执法机构来界定。
第三,违法建筑必须严格依法处理。我们找到法律规定和主管执法机构来界定它们是不够的,因为我们的法律对非法建筑的处理方式不同。如果你不掌握自由裁量权,你可能会犯宽严相济的错误,所以执法要谨慎。
三、拆除违章建筑的标准程序
拆除违章建筑应严格执行。如果程序不合法,一旦违法当事人提出行政复议或诉讼请求,就会造成国家赔偿,造成拆迁工作的被动局面。在拆除违章建筑之前,城乡规划部门必须完善执法程序,识别违章建筑。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拆除违章建筑的程序详细说明如下。
(a)调查和取证
1.群众举报、日常检查发现、领导批准、媒体曝光的违法建筑,必须有违法建筑当事人的视频资料和采访笔录,当事人不配合的,应当取得证人证言等证据。整个调查取证工作由城市规划区内的县(区)规划部门承担,农村规划区内的乡镇政府承担。如果乡镇政府不能独立完成,区规划部门应派人参与指导调查。
2、调查违法建筑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家庭和人口状况(每个成员的基本信息)、主要收入来源、除违章建筑外是否还有房屋、房屋的大小以及违章建筑的用途(出租、自用和自住)。
3、现场检查记录。非法建筑位于第11号。× ×路(街、巷),或否。á镇á村á组(自然村)。面积、结构和施工时间是多少?
4、移交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规划区域。也可以去房管部门查询这栋楼的登记资料。
(二)发现违章建筑的
规划部门完成调查取证工作后,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确定涉案房屋是否为违法建筑。乡镇政府的调查取证工作资料应上报县级规划部门进行审查和指导,以免乡镇政府不知道当事人已经在县级规划部门直接办理了农村规划建设许可证。
(三)限期作出责令拆除的决定
1.根据《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查处违法建筑,对不违反城乡规划但不申请规划建设审批的建筑,属于程序性违法建筑,可以责令其限期改正,处以罚款,并办理相关行政许可手续;
违反城乡规划,该建筑为实质性违法建筑,并作出限期拆除违法建筑的决定。行政相对人逾期不自行拆除违法建筑的,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强制拆除等措施。
2.提出限期拆除决定的,应当使用统一的事先通知,告知当事人有关事实、理由和依据,以及陈述和申辩的权利。
3.当事人在预先通知规定的期限内提出陈述和申辩的,次元世界突破之乐园王者最新章节执行部门应当听取其意见并做好记录。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实施部门应当在二十日内进行审查。当事人提出的事实和理由成立的,实施部门应当采纳;规划部门拒绝采纳的,应当说明理由并通知当事人。
4.当事人未在规定期限内陈述、申辩,或者当事人提出的事实和理由无效的,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作出责令限期拆除的书面决定。
(四)颁发执法证件
1、县(区)规划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将事先通知和限期拆除决定等执法文书送达当事人。如果当事人难以确定或送达,可以通过通知方式告知。公告期自公告发布之日起不得少于十天。
2、需到场签发执法证件的,必须是两名以上持有行政执法证件的人员。
3、与当事人合作,要有图像资料。
4.如果当事人不配合或签收,首先现场工作人员应在收据上签字,并注明当事人拒绝签收;二是将执法文书张贴在违法当事人的门口或违法建筑的明显位置,并通过视频资料锁定证据;第三,邀请当地村领导见证交付。
(五)强制拆迁的审批
县(区)规划部门收集资料,按照文件编制的相关要求进行文件审批,然后按程序提交审批。经政府法制部门审查后,由县(区)政府责令城乡规划局或城管局组织强制拆迁。
乡镇人民政府查处的违法建筑,由乡镇人民政府依照城乡规划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予以拆除。
(6)制定拆迁计划
1、市或者县(区)级人民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强制拆除违法建筑的,应当在强制拆除七日前公告。
2、乡镇、街道办事处自行组织实施的违法建筑拆迁,由乡镇、街道办事处按照县级拆迁程序制定拆迁计划。
3、县(区)城管执法局负责组织拆除违法建筑,并由县(区)城管执法局制定拆除方案。
(七)拆迁实施及验收
1、县(区)政府责令城管执法部门实施强制拆迁,城管执法部门作为牵头单位组织实施,涉及部门配合。
2、拆迁行动结束后,实施拆迁工作的城市管理部门或乡镇应当通知县(区)规划部门进行现场验收。
(8)关闭和归档
违法建筑拆除后,规划主管部门将收回并归次元世界突破之乐园王者最新章节档认定的违法建筑案件档案,责令限期拆除。城管执法局作为组织实施的责任单位,应当对强制拆迁的文件和资料进行整理,写出结案报告,并将强制拆迁违法档案归档。
在实践中,我们经常遇到拆迁方直接告诉被拆迁人你是一个非法建筑。事实上,对违法建筑的认定有严格的法律要求,只有经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法定程序认定后,才能确认为违法。
如果从规划许可的角度来看,确定了一个违章建筑,规划部门就应该确定它是否是违章建筑。经法定程序认定后,城管部门或综合执法部门方可实施责令拆除违法建筑的行政处罚。在被规划部门认定之前,城管部门或综合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不能自行认定违法建筑。
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城管部门或综合执法部门往往忽略了违法建筑的认定程序,直接进入责令限期拆除的执法环节。
此外,即使它被认定为非法建筑,也不一定会面临被无偿拆除的法律后果。根据《城乡规划法》第64条,对违法建筑的行政处罚包括限期改正和罚款、限期拆除、没收实物或违法建筑和罚款。
这三种处罚方式似乎都属于行政自由裁量权。但是,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应当充分考虑比例原则,即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与行政处罚的严重程度成正比。对于存在时间长、造成重大损失的,应考虑罚款和补办手续。
文章来源:www.atol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