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a股市场多家券商ipo投行业务颗粒无收,但港股新股上市速度加快。冰火两重天的市场格局,让中资外资投行争抢新经济蛋糕。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究竟谁能在风向改变的时候捕捉到机会呢?近期港股开户市场板块走势分化明显,资金节前获利了结,假期效应浓厚,可能需要等待外围更多积极信号。本文参考来源于:艾德证券(艾德一站通).hk?
根据彭博统计,在港股今年以来的ipo市场份额中,中资投行已经占据554%,而2017年全年所占的市场份额为62%。市场份额排名前十的承销商中,前6家是中资。更值得关注的是,为追随新经济浪潮,中外资投行开始谋求全面科技化。
港股掀新经济上市潮
内地一家券商的保荐人表示,在a股市场ipo低迷的时候,一些内地投行没什么业务可做,但香港市场却迎来了同一天8家敲钟的盛况。这让内地保荐人有些眼热。
今年是港股市场ipo大年。w数据显示,截至9月10日,已经有146只新股挂牌港交所,去年同期为85只新股。但a股市场今年以来ipo数量为77只,去年同期新股上市则是322只。据毕马威预测,2018年全年香港市场ipo的募资总额有望超过2500亿港元,较去年全年募资总额1290亿港元几乎增长一倍。
港股市场ipo募资高潮主要出现在下半年,进入9月份更是有加速之势,已有6家确定上市日期。
港股上市热潮自有其政策背景。自今年4月30日港股ipo新政允许同股不同权的、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在港股市场挂牌,也允许在美挂牌的回归港股市场后,发行人和保荐商都表示,新政无异于降低了新股上市的门槛,使得港股市场的吸引力大大增强。与此同时,资本市场科技股的上市窗口期即将关闭,因此出现一批“漏夜赶场”的,其中不乏内地投资者熟悉的明星企业。
从2017年港股ipo发行金额前十来看,众安在线、阅文集团、易鑫、雷蛇和药明生物等都是内地较为知名、具有互联高科技等标签的新经济。从数据上看,新经济已经继传统的金融、地产行业之后,成为在香港上市申报加速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