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环保新闻网2月3日讯(实习记者 单世高) 由浙江省环保厅、共青团浙江省委、浙江在线新闻网站、浙江省爱心事业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绿蛙”捐衣行动昨天下午在绍兴市育才小学举行。
浙江省环保厅宣教中心主任潘林平,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编委、频道中心主任蔡李章,绍兴市环保局副局长胡剑,浙江省爱心事业基金会秘书长胡勇耀,绍兴市文明办处长陆孙杰等领导一同出席,此次活动由浙江环保新闻网总监庞世豪主持。
活动现场,“绿蛙”捐衣行动项目组共向甘肃省宕昌县捐助冬衣5000件,由宕昌县人间有爱志愿者协会进行统一配送,并向绍兴育才小学和诸暨西岩小学两所学校捐赠2015年春夏两款可再生校服300套。
“绿蛙”捐衣行动项目组向甘肃省宕昌县人间有爱志愿者协会志愿者代表捐赠冬衣(图为部分冬衣)
何伟先生代表“绿蛙”捐衣行动项目为育才小学和西岩小学捐赠可再生校服
此外,活动现场还就“2014年浙江环保民间力量先锋榜”进行了颁奖,“绿蛙”项目共同发起人之一、浙江佳人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绍兴市政协委员何伟经过网络和微信投票以及组委会和专家评选,他所参与的“绿蛙”旧衣循环再生项目荣获“2014年度浙江环保民间力量先锋榜”十大环保事件。这是环保先锋组委会决定将荣誉送到当地走访的第四站,也是“绿蛙”旧衣循环生产流水线所在地。
浙江省环保厅宣教中心主任潘林平(左一)、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编委蔡李章(右二)、绍兴市环保局副局长胡剑(右一)共同为何伟先生(左二)颁发奖杯、证书和奖金
2014年5月底,“绿蛙”废旧衣物回收项目正式在下沙高教园区启动,这只运行了半年多的“绿蛙”回收项目究竟产生了多大的生态效应?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能够在众多的环保大事件中脱颖而出,成功摘得浙江省民间环保领域的重要奖项呢?
2014年:一只“绿蛙”引发的生态效应 赢得市民广泛赞誉
2014年,“绿蛙”废旧衣物回收项目先后在杭州、绍兴两地启动,“绿蛙”废旧衣物回收桶以其可爱的卡通形象受到了市民的热烈欢迎。目前,“绿蛙”入驻杭州地区以政府机关单位、高校为主,绍兴地区以社区为主开展废旧衣物回收活动。
据了解,“绿蛙”回收来的衣物将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处理,一部分比较新的衣物将捐赠给贫困山区的村民,另一部分衣物将通过物理法、化学法进行分解,循环再生利用。
此次捐赠的可再生校服就是将废旧衣物通过化学法“ECO CIRCLE”循环型再生系统分解成原料后重新制成的,而且这种校服的面料可以一直循环利用下去。
据悉,使用“ECO CIRCLE”来制作3000件T血(约1吨纤维),与用石油生产聚酯原料相比,可减少约合2.16吨的二氧化碳排放以及约合27825千焦的能量排放。那么,目前“绿蛙”回收的废旧衣物共可减少约合30.24吨的二氧化碳排放以及约合389550千焦的能量排放,这将极大地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何伟先生向大家讲述废旧衣物转变为原料流程
这套适用于“绿蛙”旧衣循环再生的“ECO CIRCLE”系统生产流水线已在绍兴落地,且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在“绿蛙”捐衣行动仪式结束后,相关领导以及志愿者代表受何伟先生邀请一同参观了“绿蛙”旧衣循环生产流水线。据何伟介绍,明年春节后若一切顺利将正式投入生产,保证这些废旧衣物有处可去。
2015年:扩大“绿蛙”生态效应影响范围 将环保爱心公益事业延续
2014年12月,“绿蛙”废旧衣物回收桶在浙江省首届亲子博览会亮相后,受到了杭州市民的广泛追捧,市民纷纷追问何时才能铺满杭城的大街小巷?
2015年,“绿蛙”项目将再次出发。随着“绿蛙”旧衣循环生产流水线的建成,对于废旧衣物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绿蛙”项目背后强大的技术支撑一定会将这场生态效应继续延续下去。除了铺满杭城的大街小巷,“绿蛙”将走进更多的城市,帮助更多城市解决废旧衣物处理难的问题。
环保生态效应地不断扩大,“绿蛙”爱心公益事业也将继续传递下去。2015年“绿蛙”捐衣行动将走向更多的贫困山区,可再生校服计划也将延续下去。
环保民间力量的壮大将极大地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希望这只“绿蛙”引发的生态效应和公益爱心效应能够更好地传递下去。
,让废物重新得到利用,应该是好事。
赞一个,支持!
环保,爱心,值得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