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是雀科雀属的鸟类,又叫树麻雀(英文名:tree sparrow),俗名霍雀、瓦雀、琉雀、家雀、老家贼.......中国产5种麻雀,其中树麻雀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麻雀,其他种类如山麻雀、家麻雀比树麻雀少见,生活环境也有所区别。但你知道吗?麻雀在以前被定义为“四害”,你知道原因是什么吗?
1957年10月,可能是部分地接受了生物学家们的意见,《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第27条除四害内容改为:“从1956年起,在12年内,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基本上消灭老鼠、麻雀、苍蝇和蚊子。打麻雀是为了保护庄稼,在城市里和林区的麻雀,可以不消灭。”但不少城市不但没有按规定停止灭雀,反而更加大张旗鼓地开展围歼麻雀的群众运动。上海市第一次灭雀大战进行了3天,灭雀88171只,获雀卵265968只;第二次进行了两天,灭雀598001只。
1958年2月12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出了“除四害”的指示。指示认为:除四害是我们征服疾病和消灭危害人类的害虫害兽害鸟的一个重要步骤,争取十年内实现,而且还 完全可能提前完成。指示还公布了计划提前实现“四无”的省市:北京定为两年,河南定为三年,上海定为三至五年,江苏定为四年,山东、山西、浙江、福建、广 东、云南、甘肃、辽宁和黑龙江定为五年,安徽定为五至八年……
于是,“除四害”运动就像一场“人民战争”,在中国轰轰烈烈开展起来。全国 各地都成立了“除四害指挥部”,以各级“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为“除四害”办公室。1959年11月29日,毛泽东主席批示:张劲夫的报告印发各同志(注:作为杭州会议文件,印发给与会者)。次年3月,毛主席为中共中央起草关于卫生工作的指示:“麻雀不要打了,代之以臭虫,口号是'除掉老鼠、臭虫、苍蝇、蚊虫’。”
看完这段介绍,你知道为什么麻雀在以前被称为“四害”了吗?看完后你了解这段历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