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一直是企业头上的一块大石头,如何为企业节税避税一直是经营者和创业者的难题,政府一直在强调要减轻企业税负,这无疑将为广大创业者提供了更有利的税收环境,创业者除了可以享受政府给予的税收政策福利,还可以通过税务筹划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也就是“合理避税”。
合理避税并不是偷税漏税,在金税三期大数据下,在继续用不合法手段偷税漏税已经很困难,被查后处罚反而得不偿失,但是企业可以做好税收筹划,并配以一些会计方法来合理规避一些税收。
首先是根据政策来避税
政府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给予了如下优惠政策
1、所得税率优惠。高新企业减免10%的所得税,相当于在原来25%的基础上降低了40%。
2、“两免三减半”。深圳2008年1月1日以后成立的企业自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3、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小型微利企业优惠政策:
1、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2、小规模纳税人企业的月销售额不超过3万元(按季纳税9万元)的,免征增值税。
企业容易忽视而导致多缴税的4种情况
1、没有收入也要进行零申报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营业执照批下来后,企业每个月都必须向税务局申报纳税。即使没有开票,没有营业额,也要进行零申报。如果不报税,将会面临 2000元的罚款。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长期零申报,可能会被税务机关纳入重点监控范围,如有不实情况,将会被税务机关依法查处。
2、增值税税率与进项税的税率无关
举个例子:
增值税第二条规定:图书销售的税率是13%。即只要企业是一般纳税人,销售图书的税率就是13%。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某销售图书的公司,也符合一般纳税人的条件,但他拿到的印刷图书的进项发票是17%,在进行缴税时,还能继续适用13%的税率吗。答案是能,因为行业性质决定了增值税税率,与进项税的税率无关。
3、合同作废也要记得纳税
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与外界签合同是必不可少的,假如双方因为意外中止了合同,也需要缴纳印花税
4、不拿发票就要多缴税
税务机关实施“以票控税”,企业所有的支出都要取得合法凭证,否则不能税前列支。然而有些人不以为意,当对方以优惠为名,诱导企业不开发票时,有些企业就会同意,但这样做反而会吃亏
举例:购买1000元的文具,不开发票给900元,开发票给1000元,相差100元,但是开了发票后公司实际支出是750元
企业做好税收筹划也可以合理避税
创业者必知的三个节税技巧
1、专利入股可节税
如果企业老板或员工个人拥有专利,并将其提供给公司使用,公司在对待个人的专利时,可以为其合理估价,并以有价入股的形式纳入公司使用,会计人员可以将其计入成本费用,从而减少利润,达到少缴税的目的。
2、工资充福利,摊销利润
中小企业主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可以在不超过计税工资的范畴内适当提高员工工资,例如:为员工办理医疗保险,建立职工基金(如:养老基金、失业保险基金、教育基金等),增加企业财产保险和运输保险等等。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员工积极性,而且这些费用都可以列入企业的成本,从而摊销企业利润,减少税负。
3、发票丢失,也能补救
我国实行以票控税,因为涉及到税收,如果发票丢失想要重开一张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没有了发票就不能凭票报销和公司入账,该怎么办呢?
不用急,下面还有补救的方法:
第一种,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如有遗失,应当取得原开出单位盖有公章的证明,并注明原来凭证的号码、金额和内容等,由经办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和单位领导人批准后,代作原始凭证。
第二种,如果确实无法取得证明的,如火车、轮船、飞机票等凭证,由当事人写出详细情况,由经办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和单位领导人批准后,代作原始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