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岁老兵捐献遗体和角膜,妻子也立下遗嘱将捐遗体


“老人遗体已经抵达医学院,请家人放心。”近日,徐勉顺的孙子徐晖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的电话,眼圈又红了:“爷爷希望子女、亲属、好友尊重他的意愿,不要受旧观念的束缚。除了遗体捐赠,他还捐献了眼角膜。我奶奶也立下遗嘱,今后也将捐献遗体。”
1944年2月入伍,同年4月入党,徐勉顺抗战中多次立功,多次负伤,是一位甲等乙级伤残老兵。他的右眉位置,还留下了在孟良崮战役中受伤时的弹片。上海解放后,他转业到地方工作,先后在余姚、慈溪、新昌等地工作,1972年调至中国石化绍兴分公司,曾任公司第一任党委书记。1983年离休。
“经历过苦难,更知幸福可贵。”徐勉顺生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浩然正气,给绍兴市委老干部局的同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讲到他那只残疾的右手时,大家仿佛被带到了那硝烟弥漫的战场。”老干部局的阮高明回忆说,那是1948年11月,在淮海战役中,徐勉顺所在的连队主攻徐州窑湾。作为二排长的徐勉顺冲在前面,当发现敌人又从地堡里射出火力时,他本能地去掏手榴弹,却怎么也掏不出来,才知手已受伤,只好用左手把手榴弹扔出去。
当从战场上被抬下来时,由于条件有限,医生多次建议把他的右手从肘部以下全部截肢,但他坚决不同意,“作为一名机枪手,没有右手还怎么打仗”。后来转到医疗条件较好的野战医院,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总算保住了。不久,举着红肿的右手,徐勉顺又投入了解放上海的战斗之中。
徐勉顺生前常说:“一想到战场上大部分同志牺牲了,我还好好地活着,党和国家又给予我们生活上很多优待,我非常感激,非常幸福”。他有一本保存了近70年的临时党员证。那是在山东鲁南的一次战斗中,情况凶险,每位战士都把决心书贴在枪托上,做好了牺牲的准备。部队给每人发了一本临时党员证,若战士牺牲,可用于证明身份。如果还活着,也可作为寻找组织的凭证。作为珍贵纪念,这本临时党员证一直被他小心翼翼地保存着。
2013年,已90高龄的徐勉顺在遗体捐赠书上签了字。老人仔仔细细地填写好自己的疾病、手术史,并手写了一页纸的附件。在附件里,老人写到,自己生命顽强,不知多少次从死亡线上回来,“奇迹”般地活在这世上,还被评为“健康老人”。故将全尸供医疗单位解剖、研究,如果某个器官还可以移植给他人使用,那是最好的了,死无憾事。
徐晖说,爷爷为党和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出生入死奋斗一生,如今通过这样的方式,为社会再作贡献。

这帖子允许回帖吗?会不会被抓起来

子孙卡了老爷子的油

勇气可嘉…

老兵为国家做出过贡献,值得后人的敬仰

抗战老兵无论什么党派都值得后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