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晚报记者 朱 政 通讯员 彭佳园
8月28日 星期二 晴
环境问题,一直是大家关心的民生问题。如今,环境好不好,都是以百姓的感官为衡量标准的。眼下,“蓝天保卫战”正在全市范围内打响,而对于大气环境来说,治理到什么程度才算成功?市委书记张兵在本月的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工业废气特别是化工恶臭排放标准,不光要以检测数据为标准,更要以人民的鼻子为标准。
在此次“大走访、大宣讲、大解放”活动中,市环境监察支队的联系片区是永丰村,走访过程中,队员们仔细倾听村民对周边环境的意见和建议,发现了附近企业排放臭气的问题。
8月28日下午3点半,市环境监察支队副支队长羊燕春带队,再次来到永丰村,这次走访是有针对性的,他们来到浙江新恒泰新材料有限公司,检查企业的废气排放问题。
事情要从8月24日晚上的那次走访说起。当晚,羊燕春邀请了永丰村仁康桥组的10多个村民来到村社区服务中心,听听他们的心声。
其中一个村民反映,无论白天还是晚上,他家的窗户都没法打开,附近一家叫浙江新恒泰新材料有限公司的企业飘出阵阵臭气,既影响了环境也影响了心情。这个村民这么一说,其他几个村民也表示,情况属实,大家都闻到过这种难闻的气味。羊燕春了解情况后,并没有直接去查那家企业,而是先回去做“功课”。他花了几天时间,了解了这家企业的大致情况。
“这家企业生产发泡塑料产品,如鞋底、箱包材料、玩具地垫等,产品主要出口欧美,附近原本有20多户居民,有11户已经搬迁,现在还剩10多户。经了解,该企业因环境问题被处罚了4次,我们一定要去仔细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整改到位。”羊燕春说。
8月28日下午3点半,羊燕春带上支队的几名骨干力量,一起来到浙江新恒泰新材料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大企业,距离反映问题的村民家直线距离不到百米。
羊燕春和队员们兵分两路,一路查看企业台账,另一路检查企业生产工艺和废气治理情况。羊燕春直奔企业的生产车间,在1号发泡车间,他发现一台原料搅拌机正在运行,这说明企业正在正常生产。随后,他逐一进入企业的4个生产车间,仔细观察每个生产环节,还拍下了照片,掌握了企业未按环评要求进行生产的相关证据。
在跟随羊燕春检查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这家企业的诸多问题,比如,一进车间就闻到刺鼻的臭气,不仅如此,车间里粉尘污染也十分严重,很多台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气的机器都是“裸奔”的。在发泡车间,粉尘落到地面,已经积了厚厚一层,人踩上去会留下明显的脚印。
“整个车间有大量废气无组织排放,你看,这里有两台标着‘硫化’字样的机器,都裸露着!我看到有个工人像是从烟囱里爬出来一样,满身都是灰。工人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工作,真是不容易。”羊燕春说。
仔细检查了车间的生产情况后,羊燕春又爬上了楼顶,查看废气治理设施的运行情况,楼顶一共有4台废气治理设施,其中一台水泵坏了,水喷淋设施没有运行。
羊燕春说,企业环保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按照《大气污染防治法》,是要立案查处的,环保部门会依法对企业立案查处。
企业的环评中写道,企业排放的废气主要是voc(挥发性有机物),生产过程中主要有聚丙烯挤出,产生发泡废气、计量袋装粉尘、投料粉尘、地垫工业废气、粉碎粉尘、造粒废气、地垫覆膜废气、洒粉废气、天然气燃烧废气等大气污染物,其中造粒废气更多地表现为恶臭。这就解释了村民反映的恶臭问题的根源以及为什么我们在进入车间时会立刻闻到恶臭。
发现问题后,羊燕春让该企业负责环保的相关人员来到现场,企业副总经理黄旭升很快就赶到了,对羊燕春提到的问题,黄旭升表示,企业正在想办法整改。
“从今年开始,我们就在做整改实验,现在已经在实施,打算在车间连接处建造80个罐子,以后原材料运过来就直接输送到罐子里,这样可以减少粉尘污染。我们还准备进行机器换人,实行自动化生产,以后工人的工作环境肯定会好很多。”黄旭升说,除此之外,他也反映了整改中遇到的困难,“在长三角区域,这个行业的企业很少,我们也曾去全国各地甚至国外取经,但是苦于掌握不了核心技术,只能摸索着整改。”
“整个永丰村一共有大大小小企业200多家,这些企业所处的位置距离村民的居住地很近,如果每家企业都按照规范排污,就不会影响村民,但如果每家企业都违法排放,那就会对环境容量造成压力,影响整个村的环境。”羊燕春说。
当然,企业在环境治理过程中也会遇到困惑。因此,羊燕春提前联系了村里每家企业的负责人,邀请他们畅所欲言,反映企业在污染治理中遇到的困难。他建议企业,遇到环境问题可以去嘉兴新开的环保医院和环保产业园寻求帮助。
同济嘉兴环保医院是在今年“六五环境日”正式开始运行的,成立的目的就是给企业的环境问题“看病”。如今,国家越来越重视环保,百姓对环境要求日益提高,我市还在打造“环境执法最严城市”,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部分企业的环保意识都在提高。然而,不少企业虽然有加强环境治理的意愿,也愿意花钱投资环保设施,却苦于缺少技术,钱没有花到刀刃上。现在,嘉兴有了环保医院,企业不妨去环保医院“挂个号、问个诊”,让专家过来“把把脉”,对症下药。
嘉兴市环境监察支队副支队长羊燕春(左)正在检查企业车间生产工艺和废气排放治理情况。
n朱 政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