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最大叛乱平定


周昌奏:"常山二十五城,亡其二十城;请诛守、尉。"〔秦灭赵,置巨鹿、邯郸郡;汉始置常山郡。杜佑通典曰:汉常山郡故城,在赵州元氏县西。守者,郡守;尉者,都尉。〕上曰:"守、尉反乎?"对曰:"不。"〔不,读曰否。〕上曰:"是力不足,亡罪。"【按:这里,我们自然一方面要重视刘邦的善于从人情的角度来看问题,而不是只看表面的思想。其实这个思想就更应该与后面晚年的时候收拾萧何的事情对比了。而我们真正该看的则是赵国地区其实缺乏实际的防御能力。这是周昌作为赵相汇报的工作。反过来我们就不该想想那个当初的赵王张敖为什么不敢反吗?张敖对待刘邦的举措说明这个张敖非常清醒,远比那几个混球贯高清醒,就是知道自己实际上根本没有什么实力可以造反。而刘邦在这里表现都非常冷静,说明,赵国地区的实力比较弱,正是刘邦本人所希望的,也许就是他授意安排的呢。】
上令周昌选赵壮士可令将者,白见四人。〔将,即亮翻;下同。见,贤遍翻。〕上嫚骂曰:"竖子能为将乎?"四人堑,皆伏地【按:可见人才凋零到什么程度!堂堂赵国,居然只有四个人能领兵打仗,而且在刘邦面前还是不敢抬起头来。这是用例子来佐证上面实力不足的意思。】;上封各千户,以为将。左右谏曰:"从入蜀、汉,伐楚,赏未徧行;今封此,何功?"上曰:"非汝所知。陈豨反,赵、代地皆豨有。吾以羽檄征天下兵,未有至者,今计唯独邯郸中兵耳;吾何爱四千户,不以慰赵子弟!"皆曰:"善!"【按:这段话,我们大多都重视了刘邦的善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善于从具体情况出发,比较大度而不吝啬等等角度。但是这里其实最有含金量的话却是:“羽檄征天下兵,未有至者”。时间到了刘邦晚年了,而居然还不能调动天下兵马,还要看自己苦苦支撑。这就说明,此时的皇权的权威还是没有真正意义上建立起来,特别是对诸侯。比如 梁王彭越,南边的九江王英布等等。天下诸侯,居然在这个时候看刘邦的笑话,采取观望的态度,后面剪平异姓王的事情就完全可以理解了。总之,陈豨造反带来的动乱,使汉帝国处在有一个生死存亡的关口。所以,我们看刘邦亲自出马。可以说,是不得已的。】
又闻豨将皆故贾人;上曰:"吾知所以与之矣。"乃多以金购豨将,豨将多降。〔师古曰:与,如也,言能如之何也。贡父曰:与,犹待也。原父曰:知与之者,知所以与之之术也。豨将皆故贾人,贾人嗜利,乃多以金购之。贾,音古。〕【按:花钱买对方商人出身的将领,这从逻辑上,让我们看到这股反叛的势力跟前面刘邦对商人势力的打击应该存在着必然的关系。这是从通鉴的材料中我们比较容易联想到的后面的背景。这样我们就找到了陈豨造反的经济动因。他们应该是商团叛乱。而商人是历来都不打好管理的一个社会群体。虽然前面王夫之提出,允许富人发财,但是不允许富人骄傲。但是如果不将这个集团打服,那么掌握社会财富的集团又怎么能不骄傲呢?作为大政治家出身的司马光编辑团队,由于在政治上与王安石是反对的,我想这也反映了《资治通鉴》编辑团队对商人的看法,而重农抑商本来就是传统儒家的经济思想,毫不奇怪。但是,发家于山东地区的陈豨的武装力量怎么会有这么多商人呢?其实这并不奇怪,因为他数年在代国地区作战。这代国就是山西北部,内蒙南部,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山西人走西口的地方。这就自然会有很多商人参加他的队伍了。进一步说,我们也就理解,这个陈豨为什么那么有钱了,可以养那么多的门客。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陈豨起兵造反,与韩王信不同,有着自己的独特原因。但是,陈豨叛乱又有着与韩王信相同的历史条件,那就是背靠匈奴,并且结合了当地的反叛势力。而主要是背靠匈奴,取得了匈奴的支持。从历史的经验看,在山西北部,一旦获得了北方的草原民族的支持,那么大多都会成为汉民族的噩梦。比如灭掉西晋的匈奴族刘渊、后来的唐高祖李渊,后唐的李克用父子、后晋的石瑨唐无不是以结盟草原而在北中国称雄的。可以说这是有一定的历史规律性的。这也是从韩王信叛乱开始,北方诸侯接连造反,对汉帝国形成了生死存亡的威胁,时间之长比楚汉战争还长的原因。更何况这些人都是刘邦的熟人,比较熟悉刘邦呢。虽然有研究者称,从当初陈豨从山东带领五百人跟随刘邦起兵开始,算是比较大的势力,只是因为是叛乱者所以其历史功绩被汉代学者抹杀了。这就是说陈豨这个人是比较有能力的。我们不能否认他很有能力。但是脱离了北方匈奴的支持,韩王信和前赵的遗存势力的支持,陈豨是无能为力的。其实我们还有个问题应该问问,那就是陈豨为什么能够得到刘邦的信任?从战功说,我们就算是汉代史家抹杀了他的功绩,但是无论如何他的历史作用不是方面性的,远不能与韩信,彭越等方面军的领袖相比。特别是对韩信蹬坛拜将,这么公开的行动不可能作假,这也足以说明,在那个需要有军事领袖型的人才出现的时候,刘邦选择的是韩信而不是陈豨。我们不能否定他的历史功绩,也不否定因为后来反叛极有可能被抹杀功绩,但是从大节看,他没有成为方面性的大员,这就足够了。至于是否比曹参的功劳多少,不足为论,因为在楚汉战争时期,我们知道,曹参也只是有攻城野战之功,甚至都不能与萧何来比。而从上面他成为商团叛军领袖的信息看,他之所以能够成为刘邦的幸臣,我估计是他比较会搞钱。否则,怎么会成为商人领袖呢?他一定有着商人的思维和手段。否则,陈平用来收买项羽军营的人哪里来的钱呢?而在史籍中,刘邦的粮食从哪里来是提到的,但是刘邦的钱财从哪里来是没有提到的。特别是项羽火烧了秦皇宫,给刘邦留下的可是一片废墟。当然,萧何肯定会从后方送些钱来,但是我想通过其他途径,比如经商的手段搞钱,也不是不可能。】
十一年(乙巳,公元前一九六年)
①冬,上在邯郸。陈豨将侯敞将万余人游行,王黄将骑千余军曲逆,张春将卒万余人渡河攻聊城;〔班志,聊城县属东郡。括地志:聊城故城,在博州聊城县西二十里,春秋时齐之西界。聊,摄也。战国时亦为齐地。〕【按:陈豨叛军是分三路,特别是其中一路到了聊城,那里已经是齐国地区了。足见战争规模之大,此人野心之大。被半个中国都已经被扰动了。】汉将军郭蒙与齐将击,大破之【按:对付齐国一路。】。太尉周勃道太原入定代地,至马邑,不下,攻残之。〔残,谓多所杀戮。〕【按:直接到陈豨叛军大本营。当然这也是韩王信造反的大本营。】赵利守东垣,帝攻拔之,更命曰真定。〔更,工衡翻。〕【按:这应该是王黄军曲逆这一路。】帝购王黄、曼丘臣以千金,其麾下皆生致之【按:花钱买人头。】。于是陈豨军遂败【按:陈豨以商人造反,而又以商人失败。经过这次打击,商人集团在汉帝国就再也抬不起头来了。这是农业和商业之间的较量,是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的较量。当然这都是汉代的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可见,这次镇压陈豨也是汉帝国的一次重大的历史选择。而不能简单看作一般的割据势力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