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亿元股权激励政策,看苏宁企业创新发展战略,值得思考!

2018年春节前,苏宁无人店2.0版在南京新街口落地开业,数以万计的消费者去到现场,体验了迎宾机器人、智能衣架、智能鞋架、智能试衣镜、智慧试衣间等新产品,颜值互动、ar电子橱窗和ar虚拟合影等互动产品,更是吸引无数人争相体验。
这时,就有朋友有疑问了,为啥苏宁总会有新的“黑科技”亮相呢?其实,答案就藏在“科技苏宁”这四个字里面,而这四个字背后是苏宁创新力量的加持。
众所周知,创新离不开人才。而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如何才能把人才引进来,并且留得住,还要留得好,可以说是一大重要问题。在此方面,苏宁的做法我认为还是极好的。
据了解,转型9年来,苏宁一直重视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目前,苏宁已经建立硅谷、南京、北京、上海、杭州等五大研发基地,it人员已超过6000人,2018年还将拓展到1万人。
而在人才激励方面,苏宁更是推出了多项重量级的举措。日前,苏宁推出了股权激励政策,激发越来越多的员工发挥“极客精神”。
2月27日,苏宁易购股东大会正式通过有关回购股份以实施股权激励的方案,标志着苏宁10亿元员工激励措施尘埃落定。这预示着包括苏宁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苏宁零售、物流、金融三大业务体系的中高层人员及业务骨干,技术开发体系核心技术人员,职能管理体系的中高层人员以及对公司经营业绩和未来发展有直接影响的其他员工,都将享受到苏宁智慧零售带来的红利。
其次,苏宁推出了投资创新小团队举措。据了解,苏宁近年相继推出了多样的激励措施,除了股权激励外,还有投资创新小团队、核心团队管理骨干参股等,使多个产业、事业板块出现业务成长和股权收益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
在此前的新春团拜会上,张近东强调:“要进一步加大股权激励改革,同时还要灵活多样地在企业内部设立天使投资、pe投资,以创业孵化等形式投资更多的创新型小团队,快速实现公司所需要的一个个小目标,快速实现小团队个人致富的大目标”。
这样的激励,无疑是对创新最大的支持,是对人才最大的重视。
苏宁之所以能在科技创新、人才激励上有这么大的投入,这和它成功转型、发展持续向好密不可分。
据了解,2017年苏宁实现全渠道销售规模达2432亿元,同比增长近30%。张近东表示,苏宁已进入企业历史上规模增长、效益提升的最好时期。一句话概括就是在支持科技创新、人才激励上,苏宁很舍得下本钱。
高度重视下,苏宁在创新方面的成果喜人。比如,本文开头提到的无人店,当别人还在玩概念、搞噱头时,苏宁无人店快人一步落地,并登上国内新零售2017年度创新榜,摘得“2017新零售创新top榜·新物种奖”。
可以预见,有着强有力的激励措施,苏宁的创新不会止步,加持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的零售新物种会越来越多,进而带来更好的场景化、智能化购物体验,全面赋能智慧零售,推进消费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