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川省政府养老工作的重点是这样的

专注于养老+,有料、正能量
截至2016年底,全省60岁及以上人口达1739万,占常住人口的21.1%,作为西部省份的四川老龄化程度排在全国的前列。
2018年1月26日,四川省省长尹力在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到,四川2018年要推进健康四川建设。
2018年01月17日,四川省迎来了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两个重要文件:《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18〕5号,下文简称5号文)和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制定和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18〕6号,下文简称6号文)。
未来3年省政府养老工作重点
2017年11月28日下发了《四川省“十三五” 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下文简称规划),提出到2020年各类居家养老服务企业(机构)和社会组织达到3.5万个以上,护理型床位比例达到30%以上,政府运营的养老床位数占养老床位总数的比例不超过50%。
分类管理,精准供给。针对60周岁—69周岁低龄老年人,加强老年教育、老年旅游、老年金融、老年文化、老年休闲娱乐和社会参与等方面的服务供给针对70周岁—79周岁中龄老年人,加大老年用品、老年医疗保健、老年康复用具和老龄特色用品等方面的供给力度;针对80周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重点提供长期护理和临终关怀等服务。
要合理确定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在城市社区逐步建立步行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
提出支持医疗机构将医疗护理和康复等服务延伸至家庭,探索为失能、半失能老人设立“家庭病床”,并优先对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责任医生签约服务。
探索开展基本治疗性康复辅助器具按规定逐步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研究。
在居家养老服务方面,《规划》提出,四川将加快完善支持居家养老的配套政策,探索制定子女照料失能老年父母的支持政策,在假期和用工制度方面进行适当倾斜。
财政补贴对营利性和非营利养老机构同等对待,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
5号文确定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采取贷款贴息、项目补助、以奖代补等方式,加大对养老服务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的资助、扶持。
落实财政补贴从“补砖头”“补床头”向“补人头”转变,适当倾斜对服务失能老年人的补贴标准,对提供相同服务的经营性养老机构享受与公益性养老机构同等补贴政策。
健全政府购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内容,列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各地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的彩票公益金,50%以上要用于支持发展养老服务业。
用于养老服务的财政性资金应重点向农村倾斜。落实税费优惠政策,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按照相关规定减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在养老服务领域落实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依法减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印花税。养老服务领域应减免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要一律减免到位。
5号文确定要整合审批流程,将投资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工程项目审批流程整合为项目审批(或项目核准、备案)、用地审批、规划报建、施工许可4个阶段。每个审批阶段由相应牵头部门统一受理申请材料、统一组织其他审批部门开展并联审批、督促协调审批进度、在流程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审批并统一告知项目建设单位审批结果。符合已经批复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区域,不再对区域内具体养老投资项目进行交通影响、水影响、地震安全性等方面的评估审查。
5号文确定加快建立县(市、区)统一规范的“12349”养老综合服务信息平台。
规划和6号文确定取消养老机构内设诊所的设置审批,实行备案制管理。不管是公办还是民办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只要符合条件都一视同仁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实现符合规定的跨省异地安置老年人住院费用直接结算。
6号文确定完善投入机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把老年人照顾服务工作所需资金和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以结对帮扶、设立公益基金、开展公益捐赠等多种形式参与和支持老年人照顾服务工作。创新和优化照顾服务方式,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依据相关规定,通过市场化方式,把适合的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交由具备条件的社会组织和企业承担。
规划和5号文确定要加强养老机构的消防安全管理,认真执行《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符合消防安全规定而又未取得相关许可的养老机构,可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予以解决。
规划确定民办医疗机构用电、用水、用气与公立医疗机构执行相同的价格政策,养老机构、老年大学(学校)、涉老学习活动阵地用电、用水、用气,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对非营利性医疗养老机构建设免征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对营利性医疗养老机构建设减半征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养老健康服务业相关企业,符合税收优惠条件的依法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养老床位空置率43.5%,政府支持下康养+的建设狂潮
2017年新增5.36万张养老床位,空置率43.5%。2017年新增民办公办养老机构床位5.36万张;维修改造公办养老机构床位3.06万张;建设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508个;截至2017年底,四川省共有养老院3245家,养老床位305352张,入住对象172446人,从业人员32362人。入住率56.5%,从业人数:入住人数为1:5.3。
全省为200.14万名困难家庭中的失能老人和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提供基本的居家养老服务,为102.10万名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为1.46万户贫困残疾人提供家庭无障碍改造。
例如攀枝花市2017年市财政共投入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2700余万元,主要用于公办和民办养老机构新增床位建设、维修改造公办养老机构床位、民办养老机构床位运营补助、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以及为困难老人和高龄老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等。
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副处长兰田表示,2017年质量专项行动总结出的难点是消防安全、食品和环境等安全隐患突出。
2018年,四川省的养老院服务质量专项行动将重点关注养老院安全隐患、养老院合法化规范化运营;聚焦制度缺失,建立起入住评估、养老服务行业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等长效机制;聚焦队伍建设,开展“百千万养老人才骨干队伍建设工程”,稳步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薪酬待遇和职业地位;聚焦农村敬老院建设,补齐农村养老服务质量短板。
老友邦了解到,康养服务业将被列为四川省五大新兴先导产业之一。
2018年1月26日,尹力在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8年将持续建设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康养+。
据悉,攀枝花市在建的康养+项目26个。1月27日巴中市南江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善君在打记者问时说,力争两年内建成省市级森林康养示范基地3个。
截至目前,四川各级财政直接投入“森林康养”产业超过2亿元,取得国家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单位19处,评定建设省级森林康养基地147处,开展森林康养的单位1000余个,社会资本投入康养近1000亿元。

部分资料来自四川政府网、四川日报,享有著作权,如无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