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水库禁止钓鱼?这个问题,钓鱼人之中怨声已久。
好不容易挤出点时间,驱车百里跋山涉水的,结果被告知不允许钓鱼,只得打道回府被迫空军,任谁都不爽啊!
以前水资源丰富,水质好得可以浣衣淘米。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加之一大批电工、网工、药师的“兴起”,野钓资源极度萎缩,引得不少钓鱼人纷纷转战影响相对较小的水库。
现如今,各家水库纷纷打出“渔者勿扰”的招牌,钓鱼人休闲空间被严重挤压,自然引得许多人不满,甚至有人为此大打出手,那么水库禁止钓鱼的规定,究竟合不合理呢?
官方不允许钓鱼今年三月初,有网友某官方网站留言,询问是否可以开放海口沙坡水库休闲钓鱼。
而官方回复过长,这里就不展开讲,其中有一点信息是重要。那就是根据现有法律,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钓鱼人自身的问题。
不知何时起,“钓鱼的人也好不到哪里去!”之类的评论开始在公共留言区若隐若现,有时点赞的人还不少。
他们眼中的钓鱼人,不讲素质,人来鱼走垃圾留,随处可见的饵料包装、饮料瓶、烟头。你要是说他几句,他还跟你急。
想想也是,远看湖水碧绿,煞是好景,近看五颜六色,遍地是渣,心情能好到哪里去?
人总是对不好的东西,本能性地记忆更加深刻,自然而然对“钓鱼人”这个群体,心底里打上了“没素质”的标签。
这种以偏概全的说法,必然引起不少钓友的愤愤不平,真正热爱钓鱼的人,又怎么做出如此之事呢?
奈何部分人的犯事,总是让要集体买单。就算你保证自己能不乱丢,也不能保证每一个去钓鱼的人,都有这种自觉的意识。加上如今的商业饵料质量参差不齐,在水源地使用,势必会造成污染。
这种水库禁止钓鱼,是事关百姓健康的重要规定,应该得到每个钓鱼人的理解和支持。好的钓鱼风气,需要大家共同维护。
水库承包者不允许钓鱼上面的说法,可能大家还好接受,但水库承包者“半路杀出来”不让钓鱼,大家意见就很大了,这就得从早些年说起。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老一辈的人修建水库,出了不少人力物力。那个年代远比不上现在,修水库都是靠双手一锹一锄挖出来的。有的水库在修建时,淹了不少农田村庄,有的人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一些打小就出生在水库旁边的人,或多或少对于这片水,有着说不清的感情,钓鱼的人更是如此。
现在一纸通告下来,水库被承包了,鱼不让钓了,更严点的,放水渗田都要提前申请。修水库时累死累活,现在说卖出去就卖出去,没得到好处还不说,连鱼都不让钓,大家心里就很不服气。
众多人反对的理由多是认为水库不是私有的,而是属于公共资源,凭什么让少数人承包发财,还影响众多人的休闲娱乐。
再者,水库原塘鱼也不是承包者投的,不钓你养的鱼不就行了,为什么还不让钓。
同时,部分承包者单纯追求利益,向水库投入大量饲料、肥料,水质破坏严重。
少数承包者则认为水库承包之后,我出了钱这片水就是我的,“一律不准钓鱼”这样一刀切的做法,即省事也不会影响收益,何乐而不为?
另外,有的承包合同已经明确原塘鱼不允许垂钓。最终,两拨人陷入了毫无止境的争吵之中,甚至打大出手,受伤严重。
利益之下如何权衡?公共资源该不该承包出去这个问题,已经不是普通人能左右的了,其中缘由一言难尽,这里不作详谈。如果水库已经承包出去,双方之间的利益又该如何权衡呢?不少人也想了些办法。
首先是前面说到的,不允许垂钓养殖的鱼类,并且随时有人来检查渔获。既然承包者愿意退让一步,自己出人力物力来维持秩序,钓鱼人也没必要穷追不舍。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对于垂钓体验上的影响也不大。
另外就是很多钓鱼人熟知的收费制,价格合不合理暂且不说,也算是一种各取所需的方法。一方面水库能够有部分资金来源维持管理,抵消部分钓上来并带走的鱼的养殖成本,另一方面,钓鱼人也能够花点小钱,享受到畅快垂钓的乐趣。
最后一种比较理想化的方法,就是学习西方国家,持证定点定时定量垂钓,将钓鱼规划化制度化。国内如千岛湖,就有实施办理垂钓许可证的规定,在垂钓方式、区域、季节、卫生、数量等方面,都有着详细的规定。但是想要推广到全国,从上一篇电鱼文章的反馈中来说,只能说是任重道远。
关于水库不允许钓鱼话题的争论,相信还将持续下去。单纯的一刀切,无异于是扬汤止沸,矛盾积压到一定程度,还是会爆发出来,如何釜底抽薪、直击要害才是至关重要的。而享受简单的垂钓之乐,本应就是市民所能享有的权利。
常言道,解铃还须系铃人,能够想到完美解决方法的人,也许就在我们之中。关于这个话题,你又有什么好的想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