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不富裕,土地资源土地广阔,但是信息相对闭塞,导致经济发展不起来。国家提出振兴乡村的战略,不仅在资金和技术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帮助,马路修的也是平整宽广。农业的难处在于范围广,不方便管理,后期的销量和价格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所以不论是养殖还是种植,都必须要做好下面这三点
跟紧农业政策
随着国家环境的问题,环保问题也是越发的被重视了起来。2018年1月1日起,环保部门将对存栏规模大于50头牛、500头猪、5000羽鸡鸭等的养殖户征收环保税。简单的说就是对鸡粪、猪粪、牛粪进行收税,如果自己的养殖规模较大,一定要按时缴纳税收哦。但是农业部炼出了7种粪污资源化利用典型模式,包括:收集还田、专业化能源利用、固体粪便堆肥利用、异味发酵床模式、粪便垫料回用、污水肥料化利用和达标排放等模式,只要将这些资源利用起来。不愁赚不到钱。
2.种植要专一,不可三三两两
农业覆盖面广,产品五花八门,隔行如隔山,其实做好一个类型就可以了。多品种生产不靠谱,每一种作物都有自己的特殊的土壤水质肥力要求,能不能种得好已经是个问题了。所以,一定要立足当地区域优势,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又有特色的项目,然后在这个大方向上才不断使力才是明智之选。
对于项目的选择,要注意这几个方面。薄利多销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主打特色种养殖的时代因此那些完全没有商业附加值的农产;其次,销售出现明显问题的农产品也不能碰,比如某些身陷农药超标风波的橙子,葡萄等,就算真实的农产品没有出现此类问题也不要轻易尝试,因为消费者很容易被带跑偏,他们没有分辨谣言的能力;最后,在没有订单农业的保证下,不要轻易做有机生态农产品,因为有机农产品的代价就是牺牲产量,通常都有一定的要求和规范,这个标准达不到就不算有机农产品,风险很大。
3.特色旅游和农庄,但是没有土特产品
特色和亮点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可以直接以一个水果采摘园或茶庄作为支撑,再伴以各种生态旅游和农家乐饭店,就形成了一个产业链,而如果一个农庄只有旅游项目,时间久了,没有标准化、规模化地为农场实现盈利的产品,产业链也就运转不下去了。需要注意的是土地流转问题,以农庄为例,要做农庄最好使用有土地证的土地。
如今的农业再也不是某些人印象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耕作,它也需要农业人紧跟时代步伐,时刻创新,才能实实在在赚到钱。养殖和种植的结构模式都要改变,技术也要学习,用心操作才能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