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昆明泛亚石博览会上,一种被称为“铁胆石”的石头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黑色石面上闪闪发亮的细小晶体颗粒,遍布整块石头,璀璨夺目,引人遐想。在此次博览会上,有7件铁胆石藏品摘得金奖,一时间这种石头与普洱茶一样,被视为云南标签。那么这些铁胆石又是产自什么地方呢?
原来,在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驾车乡的迤(yi二声)石村,这里的村民祖祖辈辈靠种田为生,但就像小村的名字一样,这里石块丛生,土地贫瘠,即使人们辛勤努力,却也只能勉强糊口,在迤石村周围的山脚和河道里,常能见到一种圆滚滚的黑色石头,也就是上文提到的铁胆石,谁也没想到这种遍地可见的石头,日后竟然成为了他们的生财之道。
直到有一天,一位村民捡了个铁胆石,随手丢在了农村洗厕所用的草酸盆里,想洗干净再拿到堂屋去。谁知很快黑黝黝的石头上竟显露出一粒粒璀璨的金属结晶,散发着发出耀眼的金属光泽,和金子一样。村民把它带到集市上,马上被人高价收走了,人们这才意识到这种石头很值钱。很快,家家户户都加入到找石头卖石头的行列,人们甚至连田都不种了,“专职”挖石头。
那么这些附着在黑色石头上的金属真的是黄金吗?中国赏石协会顾问张家志详细解释了云南会泽铁胆石形成的过程。在大约距今5.4亿年前的寒武纪,当时的云南还是一片汪洋,迤石村所在的位置是一个风平浪静的海湾,一些海洋生物游到这里,往往会缺氧窒息而死。生物腐烂后,体内的硫化氢与泥沙中的铁元素结合,形成硫化亚铁,以黄铁矿的形式结晶析出,附着在当地的石头之上。黄铁矿即硫铁矿,因其浅明亮的金属光泽,常被误认为是黄金,民间也称之为“愚人金”。
不过尽管如此,铁胆石也因其品质、特点和稀缺性,近年来的收藏价值还是在“疯狂”攀升。在东川奇石村经营奇石馆的陶大姐,曾在2009年9月以2000元的价格,买过一块名为“虎头石”的铁胆石,该石因石面上的晶体形状与虎头相似而得名。仅仅不到两年,陶女士的这块“虎头石”就以10万元的价格被一名外地买家买走,价值一下子就翻了5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