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道路交通疏导之我见


受台风“卡努”影响,我市周日下了一场大雨,今天下了一场小雨,到了下午下班时间,只是下了毛毛细雨,路上没有积水,大部分路口也有交警蜀黍加班坚守岗位疏导交通,可道路交通拥堵情况依然严重,平时10-15分钟车程,今天开了1个小时。为什么雨天城市交通拥堵情况会如此严重?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雨天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主要有:1.雨天道路上车辆增加,交通压力增大。平时短途出行者采用徒步,自行车,小电动车,可碰上雨天只能开车上路,这就增加了道路的交通压力;2.雨天受视线影响,驾驶时更加小心谨慎,所有人的出行时间因此拉长,交通系统承载的交通需求按照时间来计算是增加了。交通量的增加降低了交通系统的可靠性,更容易形成拥堵;3.雨天容易发生车辆刮擦,追尾等小事故,如果没有及时解决疏导,容易造成大拥堵;4.一小部分不守交通规则者,只顾自己利益,穿插,逆行,冲红灯,这是造成道路拥堵,甚至交通混乱的主要原因。
交通流理论里一般把交通拥挤分为同步流和混乱堵塞两种状态。恶劣天气的时候,很容易将一些交叉口的瓶颈效果放大,可能平时这个路段虽然拥挤,但还处于“同步流”状态,即车辆还能以比较慢而基本相同的速度往前蹭。 到了雨天,交通系统更饱和,对导致拥挤因素的敏感度更高了,很小的扰动就可能导致混乱的产生,并迅速在高峰时期波及整个路段,形成从上游交叉口到下游交叉口完全停滞的混乱堵塞。
那么,在雨天要避免交通拥堵有没有好的办法呢?理论上是应加强城市交通管理的层次化和等级化。但具体有什么措施呢?本人经过思考,提出几点愚见,仅供参考讨论,希望起到抛装引玉的作用,大家出谋献策,共同化解城市雨天拥堵的现象,共建文明汕头。
1.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建设。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发达的城市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必由之路。在雨天,市民出行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减少道路交通压力,是解决雨天城市道路拥堵的首选。近年来,我市公交车不论是数量,或者线路都飞速增长,但依然满足不了高峰期市民出行需要,尤其汕头没有公交车专用道BRT,高峰期市民出行时,车上拥挤,路上拥堵,公交车没有发挥出及时运送疏散市民的作用,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单一,私家车拥有量增长速度依然强劲,市民期盼着城市轨道交通早日建成通车,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化解交通拥堵压力。
2.提升城市交通管理等级。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包括城市规划。城市规模、布局、道路网形式、人口分布和密度、功能分区、土地利用等因素对城市交通(包括交通强度、流向、流量分布等)有重大影响。在城市规划中控制人口和用地规模,合理确定(对新城区)或调整(对旧城区)城市的布局结构和功能分区,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治本之道。另外一方面是改善城市道路系统,包括要有适当的道路宽度、路网密度和能满足一定通过能力的道路交叉口等。软件包括交通管理方面。运用先进交通管理理念,运用先进科技网络,监控网,无人机等等,以及应对突发交通事件的处理能力,才能迅速在高峰时期波及整个路段,形成从上游交叉口到下游交叉口完全停滞的混乱堵塞。
3.加强宣传,营造交通参与者社会共管的局面。其实不管晴天雨天,只要交通参与者都能遵守交规,通行顺畅,只是快点慢点的问题,不至于会出现道路拥堵,甚至完全堵塞的现象。对于个别不守交规者,交警蜀黍应当及时制止并严厉处罚,或者广大的交通参与者能够站出来及时制止或纠正,对不文明的交通现象予以曝光。
黑云压城城欲摧
为汕头建设建言献策,赞哦
创文永远在路上,大家一起努力,从自身做起,客服自己的交通陋习
多建立交桥这样的快速通道,比如,长平路全线高架,路面步行街,交叉路口立交
1,可以错开下班时间。下雨天,多上一个小时班,明天可以晚到一小时。提前下班,周末加班一小时补上。 八点上班,五点下班。八点半上班,五点半下班。九点上班,六点下班。
2,拼车,拼车,拼车出行。把大家的路线和出行时间都集中起来,采用大数据分析,最有效率的利用资源和最低的消耗满足不同人的出行需要。而且,凡是采用此方法的人都可以享受义务下班。
尽量减少空车出行。
3,单身人士可以考虑在公司附近找房子住。
4,道路信息动态牌,哪个路段排车龙,哪个路段修路,哪个路段畅通,这样车主可以自己调整选择路线。
5,多修建免费停车场。路段拥堵,车主把小车一停,骑摩拜回家了。

全部开摩托···下雨天不用上班的就不怎么想出来啊···哈哈
下雨天,不说淹水那种啊。我开摩托的,很不想半路停下来,一脚撑地整个裤腿就湿了。
所以让我雨天停下来等红灯,不穿插是很难的,如果摩托车道停红灯处有大型遮雨棚会好一些(不是之前安装的那种广告伞临时雨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