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师拜师学艺,习得一套“埋伏拳”


每逢周末,越城区南洋发廊的理发师裘郑兴便会穿上中式功夫装,在都泗门的城楼上闪转腾挪,打起一套别开生面的埋伏拳,吸引不少市民的目光。据了解,这套珍稀古拳,裘郑兴已拜师学艺了2年多,近日他终于习得“真经”,并向有关部门递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申请。
埋伏拳是一套稀有古拳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说的就是这套古拳的由来。“我练习的这套古拳,就是传说中刘邦和项羽在鸿门宴上相见,项庄舞剑助兴,想趁机杀死刘邦,项伯为保护刘邦也拔剑起舞,其间所使的一套以肢体语言为主的拳术,共计4段153个拳谱,里面还包含了许多蹦跳的动作。”说起埋伏拳,裘郑兴滔滔不绝。
据了解,埋伏拳是我国武术中一种起源较早的稀有拳术,早前曾流传于山东,最初只是口传身授,文字记载较少,后流入台湾地区,武术大师姜长根是近代埋伏拳的创始人。埋伏拳讲求手脚并用、撩掌弹踢、避实就虚、大开大合,盘腿、跳步、劈掌是它的独有特征。
这一失传很久的中华特色古拳,为何会被裘郑兴习得?原来,裘郑兴早在10年前就自习武术,并多次获得过比赛冠军。2015年,由于机缘巧合,他拜师绍兴市武术协会顾问刘振江,慢慢地由偷师学艺变成了正规学习。
刘振江祖籍山东青岛,今年已88岁高龄,得到过埋伏拳的真传。此拳属于力量型,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对体力的消耗很大。在与裘郑兴的切磋交流中,刘振江觉得他是个可塑之才,于是经常单独指点埋伏拳的奥妙,使裘郑兴的拳法日益精进。
希望通过申遗发扬光大
为了挽救这一稀有拳种,在练习埋伏拳2年多后,裘郑兴近日向越城区文化馆递交了“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保护项目申请书,希望将此拳种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后不仅进行专门保护,还能有专项基金进行扶持。
谈到下一步打算,裘郑兴计划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开展“武术申遗”进校园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埋伏拳,把中华传统武术发扬光大。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的“武术”渐呈百花齐放之态,诸暨的精武螳螂拳、上虞的曹娥形意拳先后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新昌则流行有宿山拳、大洪拳、十六枝拳、霸王拳、五虎落西川拳等五种特有拳种。裘郑兴申请的埋伏拳,也是越城区首个以武术类申请的“非遗”项目。

打胜赔钱,打输住院

很厉害的样子

我有一套超短裙

你可以与他PK一下

就服你!

不管什么拳,统统不敌你的超短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