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老总们边看边议 “鲁迅”牌,已打响了“名人群”牌“水乡” ..


北京晚报、羊城晚报、重庆晚报……从21日开始,数十位国内有影响的晚报社长、总编和名编辑、名记者从全国各地来到绍兴,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是第一次造访绍兴。问他们对绍兴的印象,几乎所有的老总都提到“鲁迅”。直到进一步深入走访绍兴后,许多人才由衷地发出感叹,“原来绍兴的风光这么美,绍兴的文化这么厚重!”就绍兴如何打造自己的城市形象,媒体老总边看边谈了自己的看法。
“我经常在想一个问题,假如没有鲁迅,绍兴还会不会成为一个值得一来的旅游胜地?”说这话的是宁波日报报业集团都市报系编委杨静雅,曾在这里工作过的她对绍兴有着深刻的了解,也有着深厚的感情。对这个问题,她的答案是肯定的。在她看来,绍兴的宝贝实在是太多了,在中国璀璨的历史长河中,绍兴贡献了如此多的名人,绍兴又是独具特色的江南水乡,不管是人文资源还是自然禀赋,任何一项拿出去都足以傲视一众城市。
无需回避的是,放在全国的座标下,鲁迅还是绍兴最具号召力的品牌,从众晚报总编们异口同声提到“鲁迅”就能说明问题。事实上,绍兴深挖鲁迅资源,“吃鲁迅饭”也“吃”得挺不错,如旅游部门推出的“跟着课本游绍兴”就成为在全国很有号召力的旅游产品。但杨静雅提出,过于强大的鲁迅品牌或许会掩盖其它旅游品牌的光芒。“如果只有鲁迅,很可能很多人就会觉得,到绍兴就是来看鲁迅故里的,来一天就够了,看看就走。”
她认为,绍兴要成为旅游目的地城市,而不是旅游中转站,必须打造涵盖内容更加丰富的城市形象,或者说,要打造旅游的“双子星座”。
她建议,在对外城市形象包装上,绍兴要做好“名人群”文章和“江南风情”文章。绍兴不仅仅有鲁迅,还有一大批足以载入史册的俊杰,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拿出来都具有品牌号召力,绍兴要把他们推介出去,让“名人群”来为绍兴代言,为绍兴的城市形象站台。中国晚协副秘书长、重庆晚报副总编吕玉宏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认为,绍兴在这方面还要再加把劲,他以自己初到绍兴时从萧山机场到国际大酒店的这段路为例,认为沿路没有给他印象深刻的具有绍兴辨识度的旅游形象宣传牌,尤其是名士这一块,“对外地客人来说,而从机场到城市的路应该是宣传一个城市非常重要的窗口。”
在“江南风情”这一纬度上,绍兴也有一支堪称豪华的景点阵容,八字桥、沈园、兰亭……任何一项拿出来都是全国叫得响的,更兼城内山水交融、乌篷翩翩的江南水乡风貌。杨静雅认为,在今天休闲旅游热的大背景下,绍兴只有做好了“水乡风情”文章,才能吸引到全国的客人来绍兴“漫游”。她认为,绍兴的“古城风貌”应该成为和以鲁迅为代表的“名士群”并重的旅游卖点,向全国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