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数据选址,解析星巴克——“如何成为时代的明星”

餐战--星巴克项目分析
对于快餐连锁店,能够对比各种各样的数据,了解车流量、消费群体分布、安全信息、商业构成以及其它相关信息,可以帮助他们在决定门店选址中节省大量的开支。
星巴克的选址逻辑:用大数据!
星巴克从一个无名小卒成长为一位耀眼的明星,并迅速演变为一种标榜流行时尚的符号。在都市的地铁沿线、闹市区、写字楼大堂、大商场或饭店的一隅,在人潮汹涌的地方,那墨绿色商标上的神秘女子总是静静地对你展开笑颜。
星巴克现在使用一个叫作atlas的内部绘图和商务智能平台,来决定在哪开设新门店。atlas的使用遍及全世界;星巴克如果要在中国开设新门店,欧·汉根的团队就会使用这一平台,让当地的合作伙伴评估附近的零售商圈、公共交通站以及小区的人口分布图。
这些数据还有一些其它意想不到的用途。星巴克的数据分析方法不仅仅对于门店选址有利。他们还会利用当地智能手机的用户数量,决定在美国南方州市的哪一区域进行手机应用优惠推广。
对于连锁门店,使用gis和其它的数据密集型服务遵循一个简单的逻辑:数据有助于企业节省开支,同时也防止企业因为在不适宜的地点开设门店而导致的错误决策浪费金钱。
餐战--星巴克项目分析
选址的两个阶段
首先,当地的星巴克公司根据各地区的特色选择店铺;这些选择主要是来自三个方面,公司自己的搜寻,中介介绍,另外还有各大房产公司在建商楼的同时,也会考主动引进星巴克来营造环境。在上海,这三种选择方式的比例大概是1: 1: 2。
第二阶段是总部的审核。一般来讲,星巴克的中国公司将店面资料送至亚太区总部由他们协助评估。星巴克全球公司会提供一些标准化的数据和表格,来作为衡量店面的主要标准。而这些标准化数据往往是从各地的选店数据建立的数据库中分析而来的。
餐战--星巴克项目分析
星巴克遍布美国
美国星巴克店铺的分布是全世界最密集的,几乎每个城镇都有它的踪迹。但在其他富裕国家,城市以外的很大部分区域依然没被星巴克的绿塞壬标志触及。
上海有256间星巴克,是中国最多星巴克的城市。首尔是全球最多的,有284间,比纽约的277间还多7间。
星巴克在中国和亚太地区的销售增长比其他任何地区都快很多,2013年的新店铺的增速比2012年增加了9%,销售增长则达到27.1%。2013年中国和亚太地区的销售额占了总销售额的6.2%。去年,家星巴克在中国和亚太地区新增了588家新店。
在2013年的报告里,星巴克公司表示希望把中国变成继美国之后的最大市场,也会把公司主要的增长着力于西半球以外。
餐战--星巴克项目分析
星巴克正在成长为科技巨头
星巴克不止开店卖咖啡那么简单,事实上它正在成为一个科技巨头,想通过移动技术来接近它的消费者,为此它又挖来了一个前微软高管。
星巴克首席执行官霍华德·舒尔茨(howard schultz)在投资者电话会议上宣布任命juniper networks公司前首席执行官kevin r. johnson为公司新的首席运营官,这一举动证明了移动支付领域对于星巴克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
星巴克想通过移动技术更接近它的消费者们。
餐战--星巴克项目分析
霍华德·舒尔茨在投资者会议上表示,在美国的星巴克门店,有将近16%的收入来自手机客户端,同时星巴克自己的app有将近1300万的活跃用户。星巴克的这一举动证明了舒尔茨相信移动和数字平台将驱动公司未来业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