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世界未来中国:时代的转折,投资房已经走到了末端,投资股市有了新方向
新时代的到来
对现实世界、虚拟世界;对物质世界、精神世界的探索精神,永远怀有一颗好奇心,伟大的新时代来临,房地产、互联网的机会我们错过了,未来三十年,准备好新的财富分配,炒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哪里才是机会?
1
从三元九运说起
上元60年,中元60年,下元60年,现在是2004年—2023年是下元八运艮卦的20年,艮卦为土,代表土的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代表产业房地产。2024-2043年的20年,是下元九运离卦,离卦为火,文化、能源、计算机、医药、通信产业会迅猛发展,这也是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势!还有一点是离火是大桃花,色情行业会得到快速发展,是不是想到了东莞?淡水?也许不是这样的形式,而是人工智能,人工女友!有报道说,研制出智能女友的团队,现在已经在开始研制人工男友!人工女友在中国是市场巨大呀!
2
第四次技术革命
从德国开始的工业4.0开启了第四次技术革命的序幕,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制药等以绿色发展为主题的新一代革命正在兴起,当社会步入新的历史变革起点,我的内心有些小激动,正是社会变革才有可能改变命运,创造新时期的新阶级,社会的财富分配也有可能真的实现!
当有了这样一点点的认知,是庆幸的!当用探索的精神去挖掘这个新时代的机会!有一个词叫“资源错配”,什么资源错配?
举个例子:在房价疯涨的时候把钱投进了股票的熊市抄底、在当下房价已经在疯狂的末端把钱全投进了房地产,还是全款,关键是还不是自己的钱,是房屋抵押贷款的钱!逻辑在后面说
近期读到的一个观点引起了我的共鸣:教育的本质是捍卫阶级,而非改变命运!未来教育应该是探索而非应试!“听话”这是大多数父母对孩子最大的期望,像呵护小鸡一样长大,害怕改变与变革!
最初的教育是17世纪的德国,是为了培养劳工为资本家服务的!中国的教育,在奴隶制时期,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到了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六国建立封建社会,焚书坑儒,统一文字货币,到隋唐开始建立科举制,都是上层阶级为了禁锢民众的思想,为阶级利益更好的服务!所以从本质上讲:教育是为了控制!教育只能获得知识,但是变革的意识是教育不了的!新阶级只有在新的社会变革中产生!他已经开始!
接下来看看:这场变革在全世界发生着什么变化!
3
美国加息:回不去的利率时代
首先看一幅图:美国国债十年期收益率变迁史
国债收益率作为利率的重要参照,看到低利率已经走在了大周期的末端,二战后到1980年,1980年到现在,差不过是30多年的一个周期,二战后到1980年是美国制造业的崛起,1980年以后是美国金融业的崛起!美国缩表、减税、加息,意味着什么?美国是要转移重心?
4
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供给侧改革
2015年降成本,2016年去产能,2017年去库存
2018年?去杠杆、补短板
2017年去库存,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大涨,2017年末的金融监管加强,高层多次强调要防止发生系统性风险
2018年,前几天,中央约谈蚂蚁金服,蚂蚁金服注册资金38亿,按照要求只能借出去87.4亿,但是蚂蚁金服已经放贷3000亿,杠杆率过高,在关闭了一部分用户的借呗功能后,蚂蚁金服表示属于正常调整!
实际上就是央行在收紧货币,要把多余的钱收回来!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在四万亿的刺激下,中国经济经历了野蛮式的增长,投资型的增长方式带来了财政赤字的增加和债务的不断上升,中国要转型为创新型增长方式!
5
房地产的未来:背后的故事
房地产的地位
1
全国房地产资产大约250万亿,居民资产约60%为房地产,房地产相关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30%-50%,所以,控制房地产过快上涨,保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房价不会出现大跌,目前房地产的主要属性是投资品,而不是消费品!总的一句说:刚需能买赶紧上车,投资房地产已经不适宜!
去库存的始末
2
金融危机后,2009年四万亿刺激经济,其中中央是1.18万亿,地方政府融资2.82万亿,我在农村,记得最清楚的是家电下乡,补贴的厉害,农村大搞房地产,建自有房!如果那时候把建房子的钱在深圳买一个房子,那可是发大财了!哈哈!
2009年之前每年的融资不到2万亿,2009年到了10万亿,2012年变成了12万亿!2011年投资的过快增长导致了高杠杆和产能过剩!产能过剩怎么办?
2012、2013年地方政府通过信托贷款,加杠杆、加债务再搞基建投资,2014年开始下滑,2015年,供给侧改革就开始了,央妈放水,股市牛,房市也牛,关于鄂尔多斯鬼城等库存过多就开始传开了,2017年,去库存就轰轰烈烈的展开了
去库存的手段:棚改
3
这轮房价上涨的逻辑是先涨房价,才有了成交量
做小生意的老陈,听说房价涨了,据说还要涨,tmd,再不买就买不起了,过了一天,听说隔壁老王也买了,于是老陈举全家之力就买了
棚改的方式是货币化安置,在芜湖,货币化安置达到了100%,也就是,补贴给你钱,你自己去买房,在农村的很多宅基地不准建房,只能买房,这一买房,好了嘛!交个20万首付,欠下几十万的债!
本来对于三四线城市,有这么多的刚需么,没有,大部分是投资,有钱人给三四线城市的去库存添加了催化剂,南京万人全款买房,有几个是刚需?有多少人是自己的钱,2017年通过消费贷和房屋抵押贷款加杠杆多少钱流进了房市?
去库存的实质:债务转移
4
债务转移的实质是风险转移,中国的债务风险一直是国外投资者比较担心的问题,去库存通过居民举债有效的转移了企业、政府的债务,而最终承担风险的永远是居民!
2008年以前中国总负债占gdp120%,现在中国总负债占gdp259%。142家房企负债3.4万亿,上市房企平均负债96%。
2016年末,政府负债15.32万亿,债务率80.5%,预计政府隐性债务35万亿!地方政府债务的危机在于地方债和企业债的不透明,这隐性债务才是最大的危机,为何不透明?1994年分税制改革,1995年通过预算法,地方财政不列赤字,财政归中央,事情地方做,没有财政来源,地方政府通过地方金融机构融资,2009年后,地方政府在债务不断攀高,只能依靠拆了东墙补西墙,拖延还款时间,依赖土地出让金和相关税收维持财政收入!就像吸了大麻一样,段时间是戒不掉了!
通过棚改、通过政策去库存的过程中,是制造需求,透支居民未来的购买力达到去库存,2018年这个游戏还将要继续!
房地产周期走向末端
5
上图是中国出生人口图
第一个高峰期是1962年-1972年出生了2.97亿
1998年商品房市场开放,迎来了第一个房地产周期
第二个高峰期是1985年-1991年
2017年,这个时间段出生的人年龄是26-32岁,买的起放的基本上已经买了房了,60年代那一批换房的需求基本也完成了!
我是出生在1991年,在没有这个数据之前,在我的印象中是没有出生这么多的人的,因为那时候听父辈讲那时候计划生育是最严格的!
从刚需的角度讲,2014-2016年是这个房地产周期的末端!那么最低谷回是什么时候?2023年,因为这个时期成年出社会、成家购置房产的20岁对应的正是2003年,出生人口最少的时候!这和9运开始的时间不谋而合!
当然这是从周期性刚需的角度,从投资的角度就不知道了!不过我想,能投资房地产的,大多数智商是超群的,对趋势的把握还是没有问题的!
6
股市投资方向:价值投资
从投资增长方转变成创新增长方式,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劳动成本的上升,让中国逐渐失去廉价劳动力的世界代工厂,国家大力宣传工匠精神,一切都都在转变!
过去靠投资增长,现在要靠服务,靠创新,靠内部动力发展!过去是增量主导,带来趋势性机会,例如房地产,现在逐渐转为存量主导,平稳过度,带来结构性机会!
所以a股市场也会是这样的结构性牛市,不会出现普涨的像2015年的大牛市了,2015一个垃圾股也能翻上一番!结构性机会崇尚价值投资!
1
价值投资的基本要求
一:业务简单易懂
二:有稳定的经营历史
三:有宽阔的护城河
其中负债率低、有强大的现金流是很关键的一个因素
业务简单易懂多说一句,想最近很火热的区块链,我到现在还没有彻底搞懂是个什么东西!昨天,迅雷因为区块链的时间及暴跌20%,不懂的东西还是少碰比较好!
2
钱荒的味道
a股在2017年发生了9058次股权质押,涉及上市公司1849家,2305.20亿股,金额达2.84万亿。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股权质押?因为缺钱!
央妈不放水了,还在收回超发的货币,银行也没有钱,放贷利率也上调了不少,更有一家银行宣称上调首付比例至60%,其实没有正式的文件下来,只是这样说,让购房者不敢来申请!企业找银行借不到钱,就找信托、资管、股权质押!最近信托也在收紧,金融降杠杆下,利率还会上调!
在货币收缩的情况下,信用危机正在悄悄来临,昨天顾地科技就到了股权质押平仓警示线!
3
中国制造的机会
9月21号之后,平均股价指数就止步不前,上证50突飞猛进,一路高歌,白马股持续走高,但是想贵州燃气、华森生物等少数个股也走出了妖股的行情!格力电器现在可以说是最便宜的白马股!
根据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研发要占到gdp的2.5%,现在是2.2%!芯片领域是科技成长性非常好的版块,据有关数据,我国芯片进口1.8万亿,金额超过原油!
在光伏、5g通讯、打飞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重要的是选中龙头股!
4
生物医药
昨晚有个消息蹦出来,沃森生物从预计盈利5000到预计亏5个亿!这是我长期关注的一个股票,对于医药生物来讲,选择这个版块理由有三:
1-历来医药版块整体涨幅高
2-医药版块会讲故事的企业多,容易长得快,例如华大基因
3-人口老龄化加快,居民对健康的关注度加强,消费能力提升,由于寿命的增长,据数据,人一生患重大疾病的概率为72%-----
7
长线还是短线:等待出来的机会
资源配置很重要,心态好才能提高胜率
不断学习才能提高胜率!有不少人有这样的经历,第一天看一个版块的个股涨疯了,选了一只涨了5%的追进去,tmd,第二天低开低走,一直关注的个股里前几天还像死狗一样的一只又涨了5%,割肉出来追进去,结果第三天、第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