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什么元年?物联网元年。
当然这个说法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股连接人与设备/服务的科技创新趋势。每一次科技创新潮流都伴随着一家或更多家独角兽公司的崛起。共享经济、o2o等,这些被投资人看重的领域都可能诞生一家独角兽公司。过热的领域,会趋于理性,已经成长起来的玩家;遇冷的领域,会有很多资本和创业公司继续去做尝试。
而从国内互联网行业来看,共享经济、o2o等名词也频繁被投资人、创业者以及媒体大谈特谈,无论泡沫与否,下一个估值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极有可能出现在这些领域。从趋势、公司、产品、融资等几个角度的综合考量,我们认为下一个独角兽公司可能有下面这几家:
唱吧
从2012年5月正式上线至今,唱吧一直被认为是陈华最为成功的创业项目。这款被称为手机里的“ktv”的app,发布5天后登上中国区app store免费榜单首位,10天后获得100万用户,80天后用户数量突破1000万,日活跃用户数百万,目前用户量更是高达1.7亿。
这种爆发性的增长让这个年轻的团队始料未及。截止今年11月底的数据显示,唱吧的用户总数(app下载总量)达到2亿规模,日活跃用户数在650万,数据相当可观,形成了一个活跃度很高的垂直社区。
唱吧在工具和内容类app中属于商业模式较为清晰的,通过虚拟道具、手游、广告、会员等形式实现了商业化。这也使得唱吧从一开始在资金方面的压力并不大。然而,拥有2亿用户,已经处在市场竞争的安全位置的唱吧,并没有停下来,陈华认为,“应该探索周边更有价值的事情”。
,陈华想的是唱吧将给传统ktv行业带来什么?
产品功能补全后,为避免遭遇用户流失和变现单一的瓶颈,陈华选择走向线下——通过并购线下ktv,布局线下实体连锁店。除了用户增值服务,线下ktv的玩法不仅是收入模式上的开拓,也是形成o2o闭环的关键。这算是唱吧在2年的线上产品完善后,给投资人讲的一个新故事,即颠覆传统ktv模式,去构建新的交互体验。
作为唱吧试水o2o的第一站,唱吧·麦颂ktv北京方庄店目前正在试运营阶段。据悉,该店自开业以来,14天内已有近28万元左右的流水,顾客量达200余批次。如今ktv市场整体业绩水平日渐下滑的背景下,这样的营业水平已经相当不错。据了解,今年唱吧·麦颂ktv将计划在北京地区建立50-70家加盟连锁店。而陈华表示,未来三年内挂有唱吧名牌的ktv将在全国扩展至2000家。
一直加强社交基因的唱吧,这次通过收购线下ktv来延续和补充其主营业务,并涉足线下k歌的收费,是一个深耕唱吧产品基因的收费模式。而在经历2012年2月和当年7月分别来自于蓝驰的300万美元a轮投资和红杉的1500万美元b轮投资之后,唱吧估值已达到7500万美元,接近5亿人民币。陈华最近也表示,线下扩张需要大量的资本,在考虑下一轮融资。
pp租车
成立于2012年10月的pp租车,由三人创立,ceo张丙军、cto薛承坤、cmo王嘉明,总部位于亚洲金融中心新加坡。作为p2p租车模式的代表pp租车平台,2013年10月10日,在中国正式上线运营。
在airbnb的带领下,共享经济成为目前科技圈非常热的一个词。共享经济的内涵就有空闲的资源就可以出租,提高闲置资源的利用率,从而使得租借双方以及整个社会都受益。pp租车要做的就是“租车领域的airbnb”。pp租车以租车服务起家,通过自身平台将私家车主与租客连接起来,私家车主一端可以将闲置资源有效利用起来,转化为营收,而租客一端则能以更低价、更便捷的方式租到附近的车辆。
目前pp租车在全国已覆盖国内16个主要城市,平台注册车辆已超越5万大关,订单保持在月均50%的高速增长。尽管pp租车已经占据了95%的市场份额,但友友租车、宝驾租车等创业团队也陆续进入p2p租车市场并拿到融资。
p2p租车市场,不可避免地将迎来一场群体性的疯狂融资,而在这一过程中,几大玩家也将面临估值被不断抬高的势头。
从融资角度来看,pp租车也在刷新p2p租车行业的融资纪录。2013年1月,pp租车获得新加坡政府60万新币(约合300万人民币)的天使投资,后又获得美团网ceo王兴的天使投资。2014年6月,pp租车宣布完成额度1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由红杉资本领投、清流资本跟投。同年11月4日,pp租车宣布完成b轮融资6000万美元,idg、晨兴资本领投,源码资本、明势资本以及a轮投资人红杉资本、清流资本跟投。至此,红杉资本、idg、晨兴资本等业界顶级vc全部聚首于pp租车。
目前还在布局全国市场的pp租车,以目前的扩张速度,很快将迎来新一轮融资,目前2亿美元的估值也将水涨船高。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作为一款基于数据化挖掘的个性化信息推荐应用,2012年8月份上线。
“你关心的,才是头条”,这是张一鸣给今日头条定下的运营理念。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从内容的制作到分发,再到每个移动端的呈现方式都发生了变化,信息资讯服务的个性化特征愈发凸显。其实,去年6月,非议众多的今日头条装机量就已过2亿,日活跃用户超2000万。
而将“今日头条”推上风口浪尖的则源于其1亿美元的c轮融资。2014年6月3日。今日头条确认获得1亿美元c轮融资,由 红杉资本领投,新浪微博跟投。此轮融资估值5亿美元。在媒体普遍遭遇生存困境的今日,一家新闻客户端竟获到5亿美元的估值,于是,版权问题成了这场“讨伐”的导火索。
从2014年6月开始,版权问题不仅将今日头条推向了传统媒体的对立面,也让创始人张一鸣从幕后走向了前台。对于“讨伐”,张一鸣始终认为,,也毫不讳言他这一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功。知情人士称,今日头条现月营收在3000万元人民币左右,而且利润快速增长。
从融资角度而言,“今日头条”保持着一年融资一次的节奏。2012年7月获得sig海纳亚洲等数百万美元a轮投资,2013年9月获得dst等数千万美元b轮投资,2014年6月获得红杉资本等1亿美元c轮融资。
不论从公司体量、产品影响力还是用户规模、现金收入等方面来看,今日头条较半年前估值5亿美元时都有了很大增长。华兴资本合伙人杜永波表示,“如果当下它再做一轮融资的话,市场也许可以给它估到10亿美金这个量级。”
注:本文首发idonews专栏,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