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转型要能听进职工的怨言

某地相邻的两个能源企业,最近都在内部推进去产能减人提效。一个在一年前便敏锐的察觉到国家政策的风向标,提前走出去开发劳动力紧缺急需第三方服务的市场,进行业务托管或技术劳务输出。不仅解决了职工的出路问题还为企业的转型创出了一条新路。另一个则加大内部挖潜,埋头用好所谓“政策红利”,一大批年富力强的职工被迫离开岗位。引来了不少职工的怨言:咱单位的领导,只要你离岗,至于你下来是捡破烂还是闲的遛大街都没人问你!
一个企业要生产出产品,生产链上不仅有劳动工具,更会有劳动者的组成。前些年,为了减人提效,很多单位都以下岗了之,造成了很多负面效应。对于再就业,很多职工也是希望企业能拿出更好的解决办法,让还年轻的自己更好的发挥能量的同时,拿回一份不薄的收入补贴家用。无论是进商场当服务员还是到个体私营打工都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但毕竟限于小规模个体,而大批量的人员离岗涌入社会,社会一时很难消化、职工又限于年龄和技能更是没有一个好的出路。古语说的号: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如果不注重从职工的怨言里听呼声,不能够设身处地从职工的利益出发为职工办实事、为企业的发展呕心沥血,只知一味的埋头在政策范围内“挖潜”,办所谓的好事即使事办的再好,也不会赢得职工的喝彩。
能不能听得进去职工的怨言,能不能把责任担当和忧患意识融化到具体的实践当中,为职工谋出路、为企业转型发展创新路,需要各级组织要以极大地政治勇气和担当精神,把总书记所倡导的“功成不必在我”落在工作实践当中去,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让发展更平衡、更充分,使企业的职工能充分享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色更足、分量更重。
扫码在手机端打开页面
作者:王惠武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来源:中国煤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