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财政改革和一系列财务会计制度改革的深入,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预算管理体制和收入、支出管理方式。但是在具体的财务运作过程中,原有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的弊端也日益突出。 天津刻章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和一系列财务管理方面的改革。大部分的事业单位在加强财务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有一些事业单位存在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滞后等问题,反映出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本文主要从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方面谈一些看法。
1.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a.预算编制不够准确合理
目前还有事业单位未采用较为科学的零基预算编制法,而是仍然沿用基数法,这不利于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2.有的事业单位虽然采用了零基预算办法,但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在预算编制中不是依据线条粗放,专项开支界定不明确,往往为开支的盲目性留下隐患,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3.预算批复不及时以及年度预算调整频繁;绩效与经费不配比、预算编制与资金管理,预算透明度模糊。因此极易造成预算编制时间仓促,预算编制程序简单,审批不严谨,程序缺乏规则性等问题。由于事业单位经常脱离事业发展计划和财力可能,未按轻重缓急测算每一级科目支出要求,造成预算编制不够准确合理。
b.财务管理的制度不健全
主要体现为: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管理把关不严,其应用于项目开支随意性大,使用范围界定模糊、不确定,往往缺乏“度”的限定;往来款项管理由于多种原因其账面余额占流动资产的比例高,且有相当一部分为呆账、坏账;年终清理结算和财务结账不及时,资金跨年度使用中容易形成资金责任不清。c.预算执行缺乏必要的约束力和严肃性
预算执行中支出管理控制不严、随意性较大。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支出审批制度不严格,随意扩大开支范围,随意改变资金的用途,“专款不专用”的现象经常发生。财政部门核定人员经费有一定的标准,但一些事业单位为了提高标准,不顾人员经费的定额,占用公用经费。预算资金用尽后,又随即申请追加预算,致使预算编制无法发挥其作用,影响了预算的权威性。
d.国有资产管理滞后
很多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脱节,使资产管理处于管理责任不明的状态;有的部门之间互相攀比,重复、盲目购进资产,资产管理存在使用限制、浪费的现象;资产处置、转让等权限不明,很多资产因此大量流失。
e.缺乏财务管理意识,财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一些事业单位领导不重视财务管理工作,缺乏财务管理意识,没有充分发挥出财务管理应有的辅助决策和监督控制功能。事业单位的领导以及财务管理者没有把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联系起来,把财务管理工作停留在财务的表面工作上,不利于发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深层次的问题。2.目前虽然有些事业单位在人才结构上发生了较大变化,一些高层次的人才进入事业单位,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的人员队伍状况改观很小,很多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偏低,不具有财务相关的教育背景,整天忙于财务事务,而培训、进修机会很少,缺乏财务知识的更新及眼界的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