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000万电票打飞案疯传。据悉,该票据是在多次易手后,嫌疑公司作为中间交易环节,将所获票据背书给下家收款后,并未给上家打款,后再次背书给下一家。因电票并没有挂失功能,所以此票将一直存在电票系统之中,在到期前还可以继续背书转让。小编特别提醒纺织行业的各位朋友们,收票时务必注意!
近日,1000万电票被打飞的案件疯传。
据悉,此次打飞事件,依旧是低息交易使持票人上当,且票据是在多次易手后,嫌疑公司作为中间交易环节,将所获票据背书给下家收款后,并未给上家打款,后再次背书给下一家。
因为电票并没有挂失功能,所以 此票将一直存在电票系统之中,在到期前还可以继续背书转让。
小编特别提醒纺织行业的各位朋友们,务必注意该票!!!
该电票信息:
出票人:东营市伟嘉建材有限公司
收款人:东营瑞康建材有限公司
票据编号:
131345506100320170925113021848
该电票票面:
附:市场上流传的票据黑名单
小编认为,可怕的不是“那么安全的电票居然也出事了”,而是投资人迷信电票绝对安全不会出事。如果电票从前之所以安全,只是因为犯罪手段大都针对纸票制定,那么电票取代纸票后,会否也不得不面临纸票“众矢之的”的命运?更重要的是,如果问题的根源在于票据业本身存在的流程漏洞,投资人又该如何防范?
下面为大家盘点一下电子票据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引起重视:
01
法律地位缺失
目前,电子票据在《票据法》中尚未确立合法的地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电子票据的签发和流动、资金划拨、结算,均是网上虚拟实现,电子交易的签章只通过电子签名的形式来实现,但是我国的《票据法》尚未承认经过数字签章认证的非纸质的电子票据的支付和结算方式。
因此,电子票据在受到法律方面的保障上,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02
电子票据的接受度不是特别高
另外,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对于电子票据的认可度还是比较有限,适用的范围也不是很广,因此电子票据的流动性会受到一定影响。
他们中的多数,仍偏向于纸质票据,对电子票据、电子汇票等不太放心,这影响到电子票据的流通效率和交易效率。
03
出现纠纷取证难
由于电子票据的的格式、核押方式均由商业各银行自行确定的,而作为交易活动的客户方,无法掌握电子票据的真实性,一旦客户和银行之间发生因泄密、被盗、篡改等业务纠纷。
商业银行利用自己管理电子数据的优势,提供对自己有利的证据,而客户由于不掌握电子数据的管理权,则难以取得对商业银行不利的网上银行的电子数据证据,这会有失公平。
对于使用电子票据的企业或个人来说,当与商业银行发生纠纷时,客户无法取证、取证难,这也加大了客户的风险。
04
财务上的风险
电子票据在财务上,可能需要转开成纸质票据,而其与直接背书的的纸质票据的转让相比,电子票据的质押转开会同步增加客户应收和应付票据,增加客户的负债率,不利于财务表表的优化。
05
it 风险
对于电子票据,其还面临电子载体的各种系统性风险。
包括数据文件丢失、系统瘫痪、网络攻击风险等等,这也是电子载体安全问题的共性。
06
道德风险
目前,电子票据系统的整个管理程序,在安全防范上,都显得过于“粗心”,对道德风险的防范也不足,因此这也是电子票据的使用过程中的道德风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