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新规落地!居民在家看病变成现实 不用再往大医院挤

浏览器版本过低,暂不支持视频播放(央视财经《交易时间》)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互联网医疗管理办法,对互联网医院、互联网诊疗和远程医疗出台了全新的管理细则。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革新,越来越多人参与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医疗包括电子健康档案、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及远程治疗等多种形式的医疗服务。那么,互联网医疗为患者解决了哪些难题呢?
肖女士家里的父亲是慢性病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复诊,并且长期需要问诊拿药,若碰上天气变化,或者突发小状况,到医院就诊很不方便。肖女士告诉记者,挂号问诊拿药就不得不花去至少半天的时间,这样一来一回,老人家觉得非常劳累和疲惫。
患者家属肖女士:有事的时候看医生其实是很不方便,很麻烦的一件事情。像我们家里头有老人,以往我们就是在医院这边,可是慢性疾病你也知道,我可能就是靠家庭的一个关护,还有长期的关照和用药来维持。
为了解决往返医院的麻烦,不少互联网医疗平台应运而生,医生也逐渐加入互联网平台。于医生告诉记者,她已经进驻互联网平台上两年多了,因为她从黑龙江来到深圳工作,以前在黑龙江找她看病的患者就会通过互联网平台来咨询她,而不再需要从千里之外的黑龙江跑到深圳的医院。
深圳市萨米医疗中心内分泌医学博士于萍:患者会方便很多,尤其像我们慢性病,糖尿病,因为可能终身疾病,他没有治愈的可能。而老患者可能,尤其是家远的患者,他随时都会查血糖,可能不一定什么时候就出现一个问题,这种如果有互联网的话,他随时都可以上手机问一下,不用跑很远,不用到医院排队挂号。
在线咨询诊疗大大拉近了患者和医生之间的距离,远程会诊和影像传输也为患者提供极大便利。患病多年的何先生告诉记者,他是心梗脑梗患者,在东莞的一家台资医院就诊,医院会把病人影像传输到台湾,让台湾专家确认影像里面的血管3d的变化,到底有没有动脉瘤、动脉瘤的部位和大小,是否需要紧急开刀,经过更精准的确认,他感到非常放心。
患者何先生:如果在当地我有点不放心,现在通过医院把我的检查结果传到台湾,经过他们台湾的专家来帮我研究处理,然后再反倒回来帮我治疗,我觉得这个比较好,而且我也比较放心。通过治疗以后,我的身体有很大的改变。
互联网医疗发展迅速,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2016 年中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为 1.95 亿人,占网民的26.6%,年增长率为 28.0%。到了2017年,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调研,我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达到 2.53 亿人,网民使用率达到 32.7%。业内人士表示,高增长的原因主要是传统医疗服务无法有效满足广大患者与医生的需求,这些问题通过互联网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东莞台心医院院长谢瀛华:(在)偏远地区他们在医疗上资源不平均,透过互联网医疗,他也可以像家庭医生一样,把他的资料能够传输到互联网的医生,然后给他一个及时的照顾。另外一个很重要就是慢性病的监控,现在已经发展到可以及时来配送药物,这个可以透过互联网医疗,给他做慢性病的监控以及药物的配送,可以在家取得慢性病的药物。
在互联网医疗新规出台前的一段时间,互联网医院曾多次站在风口浪尖,也曾传出“叫停”风波。互联网医疗新规的颁布,给迷茫困惑的市场带来了规范发展的希望。
谢方敏在广州从事网上药品销售,两年前,他开始拓展互联网医疗业务,跟实体医院合作,把医疗资源整合到互联网平台上,为患者提供问诊和开药的复合服务。在互联网医疗新规颁布前,行业乱象丛生,特别是没有牌照,患者担心互联网医疗咨询平台是否符合国家的执业要求。而现在,拥有牌照,才算合法经营,这将大大推动行业发展。
广东健客医药有限公司ceo 谢方敏:第一点的话就是,让我们的身份变得更合法;第二,让医生对我们产生更大的信任;第三,让我们能够在网上聚集更多的名医,为中国的老百姓提供更好的网上看病服务。
新规的出台,为此前的“叫停”风波和政策不明朗“一锤定音”。关于互联网医院的形式,文件中规定:一是实体医疗机构的互联网医院;二是依托实体医疗机构独立设置的互联网医院。无论是哪一种,都必须依托实体医院。互联网医疗最疯狂时,到处开办互联网医院、云医院、网络医院,这些文件的落地,让互联网企业与公立医院合作,参与到互联网+医疗健康的产业中来。
深圳市医学信息中心主任林德南:首先是要依托于这个线下的实体医疗机构,也就是说线上的那些诊疗,没有底下这个医疗机构直诊的那是不行的,所以这个是对单纯的互联网企业,想做这方面服务的要求。那么对医院、医疗机构来说,如果没有互联网这个手段,它也没办法实现线上的这种服务,所以这两者应该是一个紧密合作的关系。
此前,一些互联网企业建立的在线、云端等纯虚拟互联网医院,很难监管。如果发生医疗纠纷难以处理,诊疗活动安全性也难以保障。在新规颁布之后,不管是互联网医疗或者互联网医院,必须依托实体医院,而不再是第三方机构,这样明确了互联网医院的法律责任,实体医疗机构和互联网医院变成一个责任共同体,双方共同承担法律责任。
卫宁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冯阳:实际上给我们以后的责任认定和主体带来很大的便利性。其实我们医院,我们患者来说,找看病的时候,是找的某家医院,他是在互联网上,不是面对面的诊疗而已。但责任认定也好,或者以后的这种司法上面所有的都是跟医院发生联系,我们的医院或者是我们的联合建设方,应当为我们的医生购买医生责任险,来减少一些医疗的风险的事故。
互联网医疗不适合首诊患者收费有望纳入医保
除了提及互联网医疗必须与实体医院相结合,新规在诊疗和管理上都提出新的详细方案,请看记者报导。
今年国家连续发布互联网医疗政策。4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7月1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的通知》。9月12日,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了《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3个文件的通知。
深圳市医学信息中心主任林德南:我们互联网+医疗健康一个整个新政,那么指导意见的这个出台,应该说首先是国家明确了支持互联网+医疗健康这个事业的发展的,那么这就打消了原来的大家对互联网+医疗健康这种发展的迷茫状态。因此,会给我们整个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发展带来更大的促进作用。
新规指出,在掌握患者病历资料的基础上,医师可为部分常见病、慢性病患者开具处方,但医师需电子签名,经医师审核后,相关机构方可委托第三方机构配送。新规特别强调,不得对首诊患者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从而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安全问责的纠纷问题。业内人士表示,新规将使得整个行业更加规范有序,加速洗牌,让野蛮生长回归理性。
深圳市萨米医疗中心副院长王诚:因为互联网医疗,它毕竟医患之间不是直接见面的,也很难做到完全像望、闻、问、切能够面面俱到。所以,我们主张在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过程中,主张尽量避免首诊,一定是复诊的病人才推荐用这样的手段。
此外,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的收费是否纳入医保,成为患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今年10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发布,其中提及要健全互联网诊疗收费政策,逐步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诊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深圳市萨米医疗中心副院长王诚:因为医生的服务就是靠多年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所以我觉得这个是最宝贵的。那么这个国家,相关部门就应该制定收费标准,还有一个就是社保的偿付,社保能够偿付多少。
互联网医疗前期仍然“烧钱”概念股业绩分化明显
互联网医疗概念股股价走势分化,爱尔眼科和通策医疗股价坚挺,但是美年健康、泰格医药和乐普医疗相对疲软,尤其是港股平安好医生上市后破发,至今还低位徘徊。未来走势如何,取决于公司的业绩基本面,投资者应该怎样甄别呢?
据万得数据统计,互联网医疗主要涉及两大行业,一是医疗保健类,二是信息技术类,截至10月12日,这两类指数的市盈率分别为26.36倍和37.74倍,均高于沪深平均市盈率。在中证互联网医疗指数中,截止至今年中报,业绩靓丽均是医疗保健类企业。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排前五的是美年健康,泰格医药,乐普医疗,通策医疗,爱尔眼科,分别是1015.48%,82.78%,63.48%,52.68%,40.61%。
深圳启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贺学文:2016年在一季度以后,包括医药行业、医疗设备行业,都有一个将近一年半到两年左右的上涨。像这个行业算是一个小小的牛市了,他们的估值相对已经比较高了,所以在接下来的行情当中,可能有一个估值回归的过程,投资者可能会注意一些风险。相反在互联网医疗这一块,我们讲云计算,大数据,或者是信息技术这一块,比如说软件这一块,可能相反是个好的机会。
除了a股相关公司受到青睐,平安好医生,阿里健康,企鹅医生,以及春雨医生等也备受瞩目。其中,前不久,刚在港股上市不久的医疗健康服务商“平安好医生”发布了上市后的第一份半年报。2018年上半年平安好医生收入11.23亿元,同比增长150.3%;毛利为3.1亿元,同比增长65.3%。
深圳德海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波:互联网医疗它兼具两种特点,首先是互联网的特点,还有一个医疗行业的特点。那么互联网的特点,它是需要有海量的数据,第二个要有足够多的用户量,要有用户的活跃度,用户的黏性,还要有大数据的处理能力,这是需要有很强的技术壁垒的。那么第二个,医疗行业,这是一个壁垒性很高的一个行业,需要你有很强的医疗资源,还有医疗服务,还包括医院的这些资源,所以能够叠加互联网跟医疗这样的企业,它的门槛是非常高的。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医疗行业“烧”流量的行为仍然在继续。其中,平安好医生半年报显示,2018年上半年净亏损4.44亿元,同比减少2.6%,每股基本亏损0.5元。公司营销费用达4.72亿元,同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9.3%。但与此带来的是,用户数量的大增,截至今年6月末,平安好医生的注册用户达2.28亿,相较去年末增长3520万;月活跃用户(mau)数量达4860万,同比增长50.9%。
广东健客医药有限公司ceo 谢方敏:首先互联网医疗是个新生事物,它的发展一定要得到资本的助力。那么得到资本助力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探索盈利模式,目前国内主流的盈利模式有两种,第一种是药品的配送,第二种是问诊的费用,我认为在当前必须要结合药品配送和问诊收费,才能真正把互联网医院从一个烧钱的阶段,变成一个正常的经营阶段,才能持续性地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在线看病的服务。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