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及说明

一、评价指标体系
创新型企业评价采取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考察相结合的方式。
5个评价指标包括: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
千名研究开发人员拥有的授权发明专利量
新产品(工艺、服务)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
全员劳动生产率
创新组织与管理
评价时,按企业规模和技术密集度分类评价
二、门槛条件的设置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申请评价创新型企业必须符合3个基本条件,即:
㈠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一定标准(按企业类别设置,如:高新技术领域的企业,研发费用占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5%以上,成长型企业、国家或省重点战略产业需要培育的企业可适当降低主营业务收入等有关要求)。
㈡ 过去3年内必须有发明专利申请。
㈢ 过去3年内必须推出过新产品(工艺、服务)。
三、指标解释
㈠ 关于定量指标
1.研发经费投入强度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主要是指研发经费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
本次评价采用国家统计局与科技部对研发经费的统计口径。
研发经费包括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和外部支出。
研发经费内部支出是指本单位在报告期内用于内部开展研发活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的实际支出。包括用于研发项目(课题)活动的直接支出,以及间接用于研发活动的管理费、服务费、与研发有关的基本建设支出以及外协加工费等。不包括生产性活动支出、归还贷款支出以及与外单位合作或委托外单位进行研发活动而转拨给对方的经费支出。
研发经费外部支出是指报告期内本单位委托外单位或与外单位合作进行r&d活动而支付给对方的经费。不包括外协加工费。
2.千名研究开发人员拥有的授权发明专利量
千名研究开发人员拥有的授权发明专利量主要是指企业拥有的授权发明专利数与企业千名研发人员数量的比。
研究开发人员是指参与研究与试验发展项目研究、管理和辅助工作的人员,包括项目(课题)组人员,企业科技行政管理人员和直接为项目(课题)活动提供服务的辅助人员。
拥有授权发明专利数是指企业作为专利权人截止到2016年拥有的、经国内外专利行政部门授权且在有效期内的发明专利件数。
3.新产品(工艺、服务)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
新产品(工艺、服务)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主要是指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
新产品销售收入的计算主要采用国家统计局与科技部对新产品的统计口径。新产品一般是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的全新产品,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比原有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的产品。
对于提供相对单纯产品、工程或服务的企业,可计算由于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带来的新增产品或提供的工程、服务收入占整个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对于个别无法统计的,请企业个案说明,将单独处理。
4.全员劳动生产率
全员劳动生产率主要是指企业年增加值与企业全体员工数量的比。
㈡ 关于定性考察指标:创新组织与管理
主要考察企业研发支撑体系建设、创新战略制定与实施、创新管理与制度建设、品牌塑造、创新文化建设以及获得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
(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与小编联系,欢迎关注“东莞龙成知识产权”头条号,了解更多更全东莞科技信息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