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生只去一段长城,那么金山岭就足够了

提到长城,人们总是第一个想到八达岭。八达岭长城的历史地位和“品牌价值”确实不可估量,无数的中外游人都把拜访八达岭作为一个要实现的夙愿。但其实,所谓万里长城,八达岭仅是其中很小的一段,论其景观,我已印象不深,反倒是人满为患带来的不适感挥之不去,所以这个地方只去过一次,就再也不会对它感兴趣了。
金山岭长城则全然不同,这些年来,我去那里的次数不止10次。年轻的时候,有时候周末下午看北京蓝天白云,想到金山岭一定是晚霞遮日,于是一个人兴冲冲带上相机,驱车160余公里,在下午5点前赶到金山岭,和一帮早守候在那里的摄友一起,追逐落日和晚霞。那时候京承高速还没有开通,单程开车要2个半小时以上,一个人能有这么大劲头往那里跑,你能想象是多大的吸引力么?
金山岭长城在河北承德滦平县,西接北京密云县的古北口,东连北京的司马台长城,全长15公里,由明朝洪武年间大将徐达主持修建,蓟镇总兵戚继光续建,距离北京市中心大约150公里。金山岭曾经是一座大家天天“见面“的长城——《新闻联播》的片头长城的镜头,就是采自这儿。长城专家,给美国总统克林顿和小布什介绍过长城的董耀会对金山岭的评价是要看长城的长就在这里。
自古以来,长城都是沿着山脊修建,所以长城所在的点,都是那个位置的至高点,而金山岭长城两侧山峦遍布走向曲折,长城就沿着山脊走势龙行蛇攀,或陡然直上,或轰然下落,或蜿蜒曲折,或平直渐缓,似巨蟒静卧,又似巨龙伏地。由于视野极好,不管是在低处还是高处,长城的走势都能看的分外清楚,正是这种大视野让金山岭成为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金山岭是一个四季皆宜的好去处。春天满山杏桃花绽放,夏天绿意翻滚,秋日黄叶点缀,冬日白雪皑皑,每个季节,每个时节,甚至是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景致。有些痴迷的人,专门在雨中抓拍雷电,雨后获取云海,夜晚对摄星空。总之即便是任何一个镜头,只要换了时节,都是完全不同的美。
金山岭孕育和滋养了一方百姓,这儿的农家乐,屋子里、走廊里挂的都是金山岭的美照,有些农民还就此热爱上了摄影,自学并购置设备,举办展览,从种地到拿相机,借助金山岭长城,完成了命运的反转。
这儿有一家段先生饭店,店主老段就是这样一位农民摄影家,他的小饭馆旁边就有一个自办的展厅,里头有很多金山岭的壮美照片。好多年前我在那儿看中了一副巨型照片,可惜因为有相框太大,至今没有把它买回家。为什么叫段先生饭店?我从来没有问过老段,但我推断,因为金山岭的外国游客太多,mr.duan这个叫法,对老外而言简单又好记,这也是起名的艺术。
这两年我去金山岭次数少了,5月份公司组织团建,我带大家去了这里。一两年没有光顾,这里的变化也很大。金山岭把大门往里做了收缩,目的显然是为了把农家乐尽可能排除在景区之外,这样能大限度的避开游人绕道从周边的小山上翻进景区。农家乐显然做了迅速的扩建,以前住过的农家乐在规模、档次上都做了扩大和提升,并且新的农家乐还在施工,几条山沟沟里的生计,都要借着这块福地滋养。
到金山岭,最极致的玩法当然是看日出日落,我去看过几次,从来没有失望过。我曾在夏日的黎明之前,裹着毯子爬上长城,看火烧云燃遍东方,一层一层热烈翻滚,像火山岩浆流淌四溢。在浓烈的色彩渲染后,红日踩着祥云露出峥嵘。我曾于傍晚登上金山岭,看西方金光漫射,云朵在漫天金光里缓缓游弋,远山层叠陷入暮色,仿佛日落西山之际就是宇宙重回暗黑之时。那种宇宙轮回天地幻灭的自然法相让人的心绪也陷入宁静。
金山岭还特别吸引我的一个原因是,那里的游人极少,如果掌握了规律,很多时候长城上可能见不到几个人,这样你就能得到一张张非常“干净”的照片。而当你独自走在没有人的长城上时,你的寂寞会瞬间沧桑壮美;当你和爱的人行走在没有人的长城上时,你们的爱情顿时会变得唯美至纯;当你和家人行走在没有人的长城上时,你们的亲情立即会浓烈相洽;当你和朋友行走在没有人的长城时,你们的情谊转眼就会升华沉淀。
总之,去金山岭吧,如果一生只想去一次长城的话!
注:近期金山岭施工,可能暂不开放,去之前请咨询清楚。路线是上京承高速,过了司马台收费站,再有大约20公里,穿过一个很长的隧道,进入金山岭服务区后右后侧方向,沿小路下行,沿路走即到。另外,这些照片拍摄于好几年前,并且分好几次,今天的金山岭修缮的比过去好,所幸修旧如旧,观感并没有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