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称大陆电子和快递垃圾泛滥,年用胶带就可绕地球425圈

台称大陆电子和快递垃圾泛滥,年用胶带就可绕地球425圈
据台湾2月9日报道,技术创新加快新品推出频率,尤其是可携式电子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导致亚洲电子垃圾持续增加。联合国研究人员指出,对处理电子垃圾管理基础设施不够环保的国家来说,电子垃圾的数量骤增令人担忧。
(台称大陆电子和快递垃圾泛滥,年用胶带就可绕地球425圈)
研究者警告,多数亚洲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不当和非法电子垃圾倾倒,却未对电子垃圾立法。值得注意的是,大陆2015年的电子垃圾产生量居首,为668万吨。
大陆也有研究数据指出,大陆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垃圾倾倒场,全球有30%到40%的电子垃圾被运到亚洲,其中有70%到80%送往大陆,对当地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为此,大陆官方从2016年已针对电子垃圾法规不足、回收处理技术薄弱,欠缺健全回收体系进行改善,包括明确管理单位责任归属、落实电器电子生产商回收责任,针对资源再利用及电子垃圾处理企业,推出相关政策法规,提高电子垃圾回收利用率以及无害化处理。
另据台湾2月9日报道,国家邮政局公布数据指出,2016年快递量为313.5亿件,较2015年206亿件,成长逾五成,且已连续6年每年增长超过五成,亮丽统计数字背后,有着快递包装带来海量垃圾的隐忧,如何减少包装垃圾污染,有效回收再利用,成了亟待解决的环保问题。
快递包装的耗材用量更是惊人,依平均一个包裹包装箱0.2公斤计算,今年至少增加62.7万吨的包装箱,可堆满31万个足球场,光是2015年仅包装使用胶带总长,就可绕地球425圈。然而,大陆针对快递包装,除快递运单外,欠缺规定与要求,全由企业或消费者自行处理。
快递总量提升是造成包装垃圾暴增的主因,对电商来说,减少包装用料是共识,但为避免商品因运输过程损坏造成争议和退货麻烦,即便“里三层,外三层”增加防护会拉高成本,多数仍抱着“宁多勿少”心态,造成很多包装材料的重量甚至超过商品本身。
减少快递垃圾,显然电商的社会责任意识是关键。但环保包装成本过高,快递包装生产、使用缺乏标准等,间接影响快递包装垃圾泛滥。以塑胶袋来看,不可分解的一个0.08元人民币,但可分解的价格却是其4至5倍,让企业采购往往下不了手。
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不高也是问题,部分电商和快递业者发起回收包装换积分,积分兑赠品点子,增加消费者回收意愿,也有地方政府推app,提供网上预约回收废品,就有人上门收取。但除了纸箱,胶带、包装箱、编织袋等包装物的回收与再利用并不理想。
为了解决快递包装垃圾难题,多家快递已站出来响应,除加强回收包装和垃圾分类宣传;以可重复使用帆布袋或塑胶中转箱代替传统编织袋;针对纸箱、档封、运单、贴纸采用可分解材料,减少垃圾产生。
业内人士认为,想解决包装垃圾问题,必须先解决成本增加问题,需要不同主体分摊环保提升的成本,包括国家政策扶持,企业和物流给予补贴,消费者也应承担部分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