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些地方如何以文化引领美丽乡村建设

6月12日,《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出台。近年来,城乡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文化对美丽乡村的引领能力开始大放异彩。每至五月农忙,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上一片繁忙景象,小编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眼见那美丽的乡村新貌,耳听乡亲父老的生活变化,心中不由的感慨万分:这不正是我那记忆深处,充满魅力的美丽乡村吗!
农闲时 传统的生活方式改变了!
在乡村,多地完善乡村文化广场和农家书屋,是农民学习实用知识、掌握致富技能的好去处,也是获取社会常识、开阔眼界,提高综合素质的好去处。同时,也让留守儿童有了好去处,为健康成长提供了精神食粮。
佛山农家书屋内设有自助借还书系统。图片来源:九江镇文明办
包头自从开设了草原书屋和农家书屋,农民农闲时不再打牌、拉家常,而是进学堂学知识。郴州独辟蹊径,将公园作为法治文化宣传阵地,增强了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核心价值观”更直观易懂!
回到乡间,除了春末夏初的自然美景以外,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一幅幅内容各异的文化墙了。从核心价值观到家风家训,从廉政文化到邻里和谐,从警语警句到地方文化。文化墙用最直观的方式传递着社会文明正能量。
行人驻足观看乡村文化墙。图片来源:铜陵文明网
信阳市商城县大碑村的文化墙就做的很有特色,以漫画形式进行展现,不仅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更加直观易懂,更成了众多村民和来往行人驻足观看的“景点”。铜陵更是将村规村约“印”上文化墙,对村民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活样板”带头示范 淳朴民风扑面来
一个地域、一个村庄,从古至今,都有一批乡贤。他们的善行,他们的义举,他们的家风家训,为地域发展丰润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地域发展的“活样板”。
洲头乡金坝村乡贤馆。图片来源:安庆文明网
郴州市宜章县组建了一支从史志、文化等部门退休后的老干部组成的“乡贤文化”挖掘队,深入各村组收集各家族的族谱,采访了解当地的传说故事,挖掘提炼有特色的祖训族规和历代的忠贤之士、清正廉洁之人的典型事迹编印成册,作为当地乡村干部和群众的学习资料。嘉峪关市则在各村设立最美乡贤榜,通过先进事迹的传播,发挥乡贤作用,在本地形成了“以一带十,以十带百”的效应,淳朴民风展现新面貌。
戒掉恶习后,生活多姿多彩了!
离开农家书屋,村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也是丰富多彩。文化下乡、文艺表演,让群众在业余时间不仅能看到精彩的节目,更能参与其中,寓教于乐。随着乡村文艺团体的兴起,将节日化的文艺活动推向常态化,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丰富的“文化大餐”。
郴州戏曲进万村节目表演。图片来源:桂东县文明办
赣州很多村民改变了利用农闲时间在村里面玩纸牌、打麻将等赌博的消遣方式,彻底的戒掉了赌博的恶习。包头民胜村共建有两个文化大院,活动场所面积都超过300平米以上,并具备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配套设施。为村民提供了一个展示文化技艺的舞台,也让业余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又是一年农忙时,出门在外,熟悉的乡风乡俗、乡景乡情、乡土文化深深打动着游子的心。回到家乡,亲眼目睹着美丽乡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在获取先进文化知识的同时,从不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千百年来人们追寻的梦想家园。移风易俗勤劳节俭,邻里和谐互助互惠,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建设正在推动乡风民风美起来!(包头文明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