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产业政策利好,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作者:唐英凯
十三五期间,教育产业处于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国家层面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产业发展;而且,教育产业本身,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市场规模、政府投入逐年增长,众多企业投身民办教育领域。
2016年11月《民办教育促进法》三审稿通过,修订最核心的内容是对“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教育机构的界定。民促法的修订对于可以选择营利性质的教育细分领域利好,未来10年营利性民办教育资产证券化速度将持续加快。但地方性详细落地政策的推进速度较为缓慢,大部分省份仍处于政策学习或表示积极推进中的状态。
教育产业发展呈现出诸多特征,需要把握趋势以确保后续业务发展。
核心能力:优质教育资源的掌控是市场竞争的关键。
产业特点:教育行业集中度较低,存在市场机会;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资源公平、共享;教育生态圈概念兴起,通过多元化渗透,提高用户粘性。
资本化空间:新《民促法》有利于教育行业资本化的快速推进。
细分市场:教育行业内的各细分行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方向。
参照教育部的分类法,教育行业可以细分为:学前教育、k12教育、k12课外辅导、国际教育、职业教育、教育信息化。
1. 学前教育
发展空间大,市场高度分散,品牌整合是必然趋势,该细分行业对民办限制少、民办占比高。中高端直营和普惠性加盟是当前幼教领域最为主流的发展模式。
2. k12教育
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受政府高度重视,监管严格,民办教育市场渗透率较低;行业缓慢回升;民促法出台后,义务教育的非盈利属性确定,投资机构观望情绪较浓。
高中:全国高中在校人数缓慢下降,区域市场存在潜在需求,民办高中呈现高端化、品牌化的趋势。
3. k12课外辅导
发展趋势好,市场较分散,在信息技术支撑及标准化研发能力提升下,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区域品牌仍具备机会;向三四线城市下沉将成为下一步发展趋势。
4. 国际教育
国际教育发展速度快,2013 年教育部明确表示对各种形式的公办国际项目进行规范后,公办学校国际班增速明显下滑,而民办国际学校同比增速快速上升。国际教育主要匹配中国富裕家庭的子女,地域分布地极不均衡,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城市。
5. 职业教育
总体上,财政支持、政策利好,职业教育发展空间大。学历职业教育:公办为主,民办集中于高职领域。非学历职教:单一产品有明显的天花板效应,产品复购率低,一些细分行业已高度集中。
6. 教育信息化
行业增长率较高,受资本市场青睐,教育信息化市场未来存有许多新机会。行业门槛较高,清晰的盈利模式不多,新进入者面临较高的前期投入和技术壁垒。
分行业来看,一级市场对k12课外辅导、幼儿教育、语言学习、兴趣教育等细分领域投融资热度较高,其中k12课外辅导占据绝对领先位置;二级市场对教育信息化、出国留学、k12课外辅导等细分领域并购热情较高。近3年内,k12课外辅导的融资数量占绝对领先位置,3年累计融资171例。在二级市场方面,教育信息化并购46例,对价127亿元,遥遥领先其它细分行业。
选择进入细分行业的普遍因素
1. 教育产业作为未来的核心板块,未来要上规模,更要有效益。
2. 要聚焦,资源是有限的,战线不能拉得太长。
3. 要有清晰的商业模式、盈利模式。
4. 资本市场接受度高,最好没有上市的明显障碍。
5. 对民办有吸引力,有发展空间。
6. 能响应政府要求,补当地教育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