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机会和运营思路的变化将会构筑新的电商格局,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是电子商务正在从“一家独大”走向“大者恒大与百舸争流”的新局面。
大是我们用于对销售规模的描述,对规模的追求几乎就是电商企业的宿命。因为零售从来都是一个非常讲究规模效应的行业,有了规模才能形成对供应商较强的议价能力,从而才能以更优惠的价格拿到更多优质的货源;有了规模才能在更大程度上摊薄各项运营费用,从而给消费者提供更具性价比的商品和更好的服务;有了规模商业模式也才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间,金融、云计算等高附加值业务的发展无不依赖于电商的规模。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体系,较大的销售规模带来更强的议价能力、更具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具有更好盈利前景的业务,这些都将通过用户体验的进一步提升促使销售规模的继续扩大,形成对其他企业强大的挤出效应。可以说规模就是零售和电商企业最坚固持久的护城河之一,这点对综合性电商平台来说尤为如此。
电子商务在过去近20年的发展就是一部不断追求规模的历史,能够做大规模的企业站在了舞台中央,而在这一过程中未能抢到先机的同行出现在用户视野中的机会将会越来越小。淘宝击败ebay奠定了自身在中国电商市场上近乎垄断的地位,其巨大的规模优势成为阻止竞争对手的有利屏障,也成为支付宝、阿里云等高附加值业务发展的重要基础;京东剑走偏锋,从3c出发通过仓配客一体化的物流体系打造了更好的用户体验,先后超越新蛋、亚马逊中国(原卓越网)、当当、苏宁等企业,并同时将众多垂直电商挤出了市场,成为阿里巴巴不用望远镜也能看得见的一个对手。在已经拥有数千亿的体量,盈利只在一线间时,创始人刘强东依然在着重强调增速和规模,远非利润。那是因为只有做大规模,才会有更大的格局。
但是大者恒大并不意味着其他企业已经没有了生存空间,事实恰恰相反,电商行业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呈现出“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勃勃生机。我这样讲并不是因为市场上出现了更多企业,但就数目而言,之前可能会更多。不过那时的企业同质化程度非常高,所以即便是经营不同品类,商业模式、管理方式等都有差异的企业,也都不得不重复着同一件事情:融资、烧钱做规模、再融资,如此循环往复。这是电商行业发展中的必然,有其合理的一面,对此我们不能过于苛责,但是这种玩法从开始就注定最后能“烧出”核心竞争力的只会是寥寥几家,在少数企业走向神坛的同时却是大多数公司的落寞。这就是当时电商市场的状况:企业数量众多,但是内核却几乎趋于一致,所以我的成功必然会伴随着你的失败。
我之前提到:丰富度才是进一步检验电商行业成熟度和健康度的更深层次的指标。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巨头们遮天蔽日的覆盖之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新的市场上找到了机会,并通过运营思路的创新在不断被挤压的缝隙中实现了逆生长,假以时日这些巨头们身上原本狭小的裂缝也许会长出来参天大树。
有的企业通过商品精选加上限时特卖的方式,革新了用户的网购体验,刺激了他们的冲动性购买,这一类企业的代表我们已经不陌生,他们是服装领域的唯品会和美妆领域的聚美优品;有的企业聚焦特定群体或者地区,并通过更为迅捷的供应链体系,快速、精准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这一类企业的代表有聚焦校园领域的59store、宅米,以及聚焦社区领域的社区001、爱鲜蜂、有米;有的企业巧妙地将金融和电商结合在了一起,在实现商品销售的同时也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中占到了先机,这一类企业的代表有趣分期、分期乐;有的企业原本是一个垂直社区,因为内容聚集了大量的人群,随后开始逐渐尝试电商业务,这一类企业的代表有铁血军品网、宝宝树;有的企业则正在探索很多尚未电商化或者电商化程度不高的新品类,例如汽车领域的汽车之家、易车网、优信拍、车易拍,房产领域的搜房网、新浪乐居、房多多、爱屋吉屋,海淘领域的洋码头、蜜淘,生鲜领域的本来生活、沱沱工社,以及大量试图将教育、家装、汽车后、本地生活等服务电商化的企业。
我们以上的列举并不能涵盖所有的情况,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波兴起的电商企业已经变得越来越聪明,他们不再具有相同的内核,也不再采用相同的打法,而是非常讲求错位竞争,我吃掉了你的一块市场,你还拿我没有办法。这就是今天我国电子商务市场呈现出来的基本格局,综合性电商平台将继续发挥规模优势,在很多品类、很多地区和很多人群中披荆斩棘,演绎大者恒大、强者恒强的故事。而与此同时在很多细分领域,有着不同定位、不同玩法和不同优势的企业将呈现一幅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美丽画面。在这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电子商务的边界将会被不断拓宽,商者无域、相容共生。值得注意的是,“大者恒大与百舸争流”代表了我对未来电商格局的基本判断,由于零售行业的特性,我相信是一定会有大型企业产生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今天的巨头、大企业未来还依然会是如此,新的市场机会、新的运营思路一定会带来电商企业位次的重排。
此外,互联网和信息科技的进步将不断推动电商模式的加速升级,我们今天称之为新模式的电商可能很快就会被冠之以“传统”,任何企业都要非常关注下一代电商的可能。在这之中,我尤其看好社会化电商和智慧型电商。
消费者在购物时非常愿意倾听别人的意见,也非常乐意分享与交流,这些在他们的购物决策和购物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社交关系链的引入可以极大地提高电子商务的交易效率,并同时降低交易成本。从这个层面上说,社会化电商是一种更为先进的电商模式,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使之成为一种可能。如何有效地形成社交关系链,并将社交关系链与购物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是个难点,在这方面我期待更多企业的探索。
继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物联网被视为一次新的信息技术革命。物联网将推动万物的智能化和互联互通,这使得人与人、人与物,以及物与物可以无缝地连接,并实现信息的共享,通过大数据我们也就能更加精准地实现对事物的实时监控与管理。这样一个智慧化网络的形成,不仅将提升电子商务的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更重要的是有可能带来电子商务模式的重大变革,使得智慧化的电商完全成为一种可能。通过物联网和背后的大数据我们可以精准地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商品的实时状态,在用户感知到需求之前就可以满足他们。例如当厨房和食材联网之后,我们就非常容易判断用户什么时间该采购了,从而可以提前通知消费者,也可以轻松实现自动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