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直销人大呼“我想要”的2016中国直销市场研究报告

中国直销走过了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到近两年特别是到2016年,行业出现了转型的种种明确信号。中国成为世界直销的增长源,我国宏观政策改革,直销行业的顶层设计出现变革动向,行业发牌直逼100张,巨头业绩震荡,企业营销模式谋求突破,基层市场开拓面临来自互联网领域的冲击和助力,直销文化重塑。行业拐点浮出水面。
在这拐点凸现的时期,行业如何转型,如何创变以应对?在这样的背景下,第十三届世界华人直销大会暨亚太工商领袖峰会6月6日将在中国直销的中心——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围绕“行业拐点共谋创变”这一议题,历经3个多月的数据收集和研究分析,采集了南方都市报、信息时报、新快报、中国经营报、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消费者报、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腾讯网、搜狐网、网易、凤凰网等300多家主流媒体对直销行业的深度研究的数据,人民网、中新社将同步发布《2016年中国直销市场研究报告》和《2016年直销产品报告》。借助大数据分析从直销的宏观环境、研发生产、产品、营销、舆情、社会责任、企业管理、消费者分析和发展趋势预测等角度探索和呈现行业转型和新趋势。据了解,报告的相关结论将在大会上权威公布。
行业生境质变,中国直销驶入“拐点年”
从今年3月开始,大会组委会委托中国直销智库联盟专家组委会进行了一系列深度专题研究,在牌照突破100块的新生境下,行业拐点有五大特征,“直销+”商业模式大行其道。经过对2016年整个行业政策环境、顶层设计、竞争格局等层面的研究分析,许多知名企业家,如周希俭、陈惠、王宗继、胡国安等,公共政策研究专家如朱永才、沈根申、武高汉等,行业专家例如禹路、李斌、陈春来、秦永楠、张玉喜、胡军、莫秀菱、王君平、沈志忠等都对行业的生境有不同的看法,在直销驶入“拐点”的时刻,他们都将从各自独特的角度在这次大会上披露。例如,中脉董事局主席周希俭认为,在行业拐点之下,企业要通过营销创新来应对,中脉在脉宝云店之后,还要再造“创享汇”,而在拐点下的行业生境变化中,更要强调底线思维,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
聚焦“拐点”谋求“创变”
2016年,直销行业增速达到11.5%,这个增速虽然相对传统行业来说比较高,但是相对近两年,2015年增速是12.0%,2014年是28.1%,增速有所放缓。更重要的是,安利、玫琳凯、天狮、太阳神、嘉康利等老牌直销公司业绩迎来拐点,新拿牌公司特别是传统药企进入直销后,也面临着如何破创变的问题。
另一方面,直销作为大健康产业的主要通道,该如何适应“健康中国战略”的宏伟规划,在未来健康产业16万亿的体量中发挥作用,大会主旨是“创变”。2016年,无论是来自顶层设计,还是企业和基层直销人,都做谋求创变。在顶层设计层面,《直销管理条例》修改和制定直销法的呼声最高,并且在今年两会上有不少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提出了提案。直销监管的方针未来也有望“创变”,从监管思路、监管的手段都会有新的动向,本次大会也将邀请相关公共政策专家解读。
在创变之年,大健康领域的营销创新成为主要突破方向。17家创新营销案例中,10家是对健康保健营销方式的创新,特别是中医药理念在健康保健中的应用。
任何的创变,最终是要反映到产品当中。随着直销开放了新的家用电器产品品类,这类产品和企业的营销创新也开始增多,例如专门生产净水机、小家电的公司,在过去这类产品单一的企业是难以在直销中立足的。而在生态农业、有机食品、酒类中寻求创变的机会也增多,出现了一些比较典型的创新营销思路和产品。例如红酒、基因检测这种新的旺销品,养生器械类的新品,在过去很难形成一个独立的细分品类,在2016年已经初具规模。
政策、产业链、行业、企业、市场、社会六个维度探索行业转型
本次大会,从政策、产业链、行业、企业、市场、社会六个维度探索行业的转型。大会参与进行研讨的公共政策领域研究专家有20余名,50多位行业专家、学者,80多位直销企业ceo,300多位大健康领域的商业领袖,3000多位创业领袖精英,并有100多个大健康领域创新项目及创新产品展示。在行业驶入拐点的背景下,如何给出各自的方案,是大家此行的共同目标。
拐点下竞争加剧,企业营销模式创新以寻求新盈利点
在行业转型压力下,“直销+”被越来越多企业提上议程,直销的整合创新也向深度推进,品牌化、平台化建设已经成为企业做大后的选择,到2016年,这种趋势越发明显。
平台化,被列为拐点下直销新业态的代表。在竞争的推动下,直销企业纷纷谋求升级为平台。平台化,企业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卖产品的组织,而是变成整合数百、数千甚至数万种产品的商城,整合的资源涵盖整个产业链,横跨金融保险、生态农业、房地产、医疗、美容、旅游、快速消费品、文化娱乐等。46个最具合作价值企业中,几乎可以说绝大多数企业都在向平台化发展,特别是在大型企业中,这种现象在2016年体现尤其明显。
在品牌方面,体现在本次大会上,出现了15个品牌影响力营销系统,这些系统正在打造自己的品牌,并且依托所在的平台进行营销创新,在移动互联网应用、品牌文化打造方面都出现了许多创新。
在行业拐点下,竞争加剧,无论老牌直销企业还是新兴拿牌企业,挖掘新盈利点成为当下要事,而最终这些新盈利点要落实到产品上。本次大会30个最具品牌价值明星产品,依然是保健食品唱主角,但也反映了当下最新消费理念的明星产品,例如蓝莓保健、抗衰老、基因检测、细胞营养素、体重管理等。
信息碎片化时代,公众监督效应凸显,推动社会责任发展
在信息碎片化时代,信息传播变得“去中心化”,消费者对产品的品牌、品质也提出了更精准的要求,公众监督越来越透明,这客观上推动了整个行业社会责任的发展。
对此,整个行业2016年在社会责任方面也体现了“去中心化”的特点。例如这两年无限极开始关注青少年足球、隆力奇的爱家眼科、福维克的憨福计划、完美的“公益映像节”,与这些企业过去习惯的领域都不一样。20家社会责任杰出贡献企业和28家年度绿色直销企业中,都将设立规范的公益基金、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作为回报社会和履行社会责任的首选,这也势必成为未来行业的趋势。例如中脉、玫琳凯、权健、完美等企业的公益基金都已经有了成熟的运行机制,动辄几千万的公益基金在直销业连年增加。
草根创业、灵活就业难掩高光
“双创”激励下,来自草根和小微创业的案例增多。2016年,特别明显的一个创新就是来自微商、互联网的草根阶层。vr技术、线下体验、移动社交电商为创业带来了便利的条件,为直销融入了更多最新的技术应用。89位最具合作价值品牌领袖、16个最具合作价值系统、5位创业教练中,来自基层的占了多数,而试图兼顾家庭与事业的女性,在各种工具的帮助下,可以灵活就业。在创业中,这些创业者都是在基层的具体销售岗位上不断成长起来的,可以说,当今很多创业者的困惑正是他们曾经经历过的。他们的经验总能引起相似的一群人的共鸣。
中国直销作为世界直销的增长源,是当今世界直销中增长潜力最大的市场,当前行业正在迎来第三次拐点,在这样特殊的历史时期,共商行业转型出路,对于未来企业、经销商应对变局势必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