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承兑汇票的保证金,法院能否查封、冻结或扣划?

银行承兑汇票中的保证金,是企业在开出银行承兑汇票时按照一定比例(一般与银行需承兑的金额相一致)所必须存入承兑银行的,保证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承付的资金。
在银行承兑汇票的法律关系中,银行承担着在见票或者汇票到期日时对持票人无条件付款的义务,而在票据基础关系中银行又处于债权人的地位,在汇票到期支付汇票金额后有权要求出票人支付该笔款项。出票人的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在本质上是属于动产质押的范畴,承兑银行对该保证金享有优先受偿权。
根据《关于依法规范人民法院执行和金融机构协助执行的通知》规定,法院依法可以对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采取冻结措施,但不得扣划。如果银行已经对银行承兑汇票付款,即保证金担保的债权已实际发生,承兑银行对保证金就享有优先受偿权。在此情况下,银行可申请法院解除对相应保证金的冻结措施。而如果银行在正常支付汇票金额后,出票人也将该笔款项付给承兑银行或者从保证金中扣除相应款项后保证金还有余额,即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已丧失保证金功能,那么法院可以依法对剩余的保证金采取冻结、扣划措施。
关于保证金的相关法律规定:
1、《最高法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十五条明确规定,“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金钱以特户、封金、保证金等形式特定化后,移交债权人占有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以该金钱优先受偿。”
2、《关于依法规范人民法院执行和金融机构协助执行的通知》第九条规定,人民法院依法可以对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采取冻结措施,但不得扣划。如果金融机构已对汇票承兑或者已对外付款,根据金融机构的申请,人民法院应当解除对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相应部分的冻结措施。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已丧失保证金功能时,人民法院可以依法采取扣划措施。
以上内容来源于:融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