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十佳网络剧”评选出炉,你看过几部?

关于网剧的真面目我先不做赘述,今年到底哪几部网剧是公选出来的上等佳作呢?好奇的小伙伴们先来一睹为快吧!
1 《白夜追凶》
《白夜追凶》是2017年度最火热的网剧,其热度直追《人民的名义》。《白夜追凶》豆瓣打分人数为17万,《人民的名义》豆瓣打分人数为17万6千,《白夜》仅仅相差6000人。
“双胞胎共用同一身份”的精彩设定一方面使得故事变得精彩复杂,另一方有利于人物的塑造,潘粤明在剧中释放出了精彩绝伦的演技。
《白夜追凶》的成功从一个方面印证了,一个网剧要想成为现象级爆款,精彩的故事和饱满的人物缺一不可,而在之前,能在这两个方面都达到这个水准的网剧只有《余罪》。
《白夜追凶》故事设定精巧,以“213”大案为主线贯穿全剧,中间穿插六个支线案件,同时每个支线的案件又与主线的案件相关联,推动故事进展,映射人物关系。该剧中并没有全知全能的神探,也没有身负超能力的奇才,只是扎扎实实地根据已有的线索和蛛丝马迹进行了合乎逻辑的推理。
《白夜追凶》主打硬汉派画风,侧重在缜密发展的剧情中放大对人性的研磨,从扑朔迷离的案情中刻画人物冷硬外表下对真相的坚持,剧中的动作场面和剧情环环相扣。
2《无证之罪》
《无证之罪》12集是一个整体,不是单元剧。人物关系网层层引出。
《无证之罪》堪称中国版《冰血暴》。《冰血暴》的成功源于它对人物精准、丰富地刻画。
“棉袄哥李丰田”是中国电视剧史上最经典的人物形象。
《无证之罪》没有夸张猎奇的作案手法、没有堆积的本格推理,没有 “小鲜肉”,没有闪亮亮的炫目画面,没有奢华的道具和服装,没有浮夸的炫技镜头,更没有刺激感官的火爆枪战戏,但就是这样一部“朴实”的作品却吸引了一大批观众。
《无证之罪》是社会派推理剧,侧重点不在于破解诡计,而是以深刻的寓意和批判意识取胜,从案件背后的犯罪动机切入,展开一场人性道德拷问,同时案情设置也多从现实社会问题出发。该剧客观地描述了社会现实、周遭的人和事,表现了人性里的善与恶、挣扎和无奈。
《无证之罪》演绎手法老练精到,将东北小城中的众生相在观众面前徐徐展开,氛围冷冽,调性独特,观感堪比院线电影。
3 《春风十里不如你》
《春风十里,不如你》和其他青春校园剧区别很大,它是有青春原始感的,而非故作时尚;它也有代入感,从70后到00后都能有共鸣。
《春风十里,不如你》逃离了“堕胎、车祸、互撕”那样“不知道是谁的青春”的模式,在节制故事里的荷尔蒙含量的同时,成功寻找到一种真实而隐喻的方式,去表达青春里的欲望和冲动。
剧中,不论是住集体宿舍、吃大锅饭,还是男女主角的初相见、男生趴窗户看女生,或是文艺汇演的一场闹剧,这些自然的情节都极富质感,所以容易引起观众对青春的回忆。
在叙事上,该剧走“上一秒深情、下一秒大打出手”的反差风格,因此,剧集在喜剧色彩之下包裹了细腻纯真的情感,让观众忍俊不禁又产生共鸣。
4《河神》
《河神》在小说《河神·鬼水怪谈》的基础上,坚持回归好故事的本质,情节设定从漕运商会浮尸案展开,剧情环环相扣,极具美剧悬疑推理风格。加之电影剪辑手段的巧妙运用,在确保原有剧情悬念的同时,去掉冗余复杂的情节,使剧集的节奏更加紧凑、明快。
《河神》有独树一帜的风格,时而用上帝视角俯瞰天津卫,时而通过郭得友、丁卯、顾影等主要角色的穿着打扮、道具器物,对民国天津极尽描摹,更透露出一种独具中国韵味的奇幻感。
该剧靠视听语言来推进情节、塑造人物。故事涉及了民间祭祀、案情侦破等元素,恰好为视听语言的发挥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大量航拍、水下拍摄的运用,不仅很好地服务于剧情,更增强了视听震撼感。
无论是气势恢宏的拜河大典,大气磅礴的漕运码头,亦或是触目惊心的百条浮尸,《河神》在制作上都不遗余力。
另外,评书式的叙事以前情提要的形式,巧妙的植入了每一集的开篇。也是一种网剧形式上的创新。
5《使徒行者2》
tvb的优势在于编剧在于讲故事的能力。非常擅长“多人物、多线叙事、强情节”,这和内地视频网站所偏爱的“强情节”不谋而合。
《使徒行者2》是《使徒行者》的前传,尽管前后两部剧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画风、节奏却大相径庭。火药味十足的《使徒行者》节奏紧凑、险象环生,但《使徒行者2》的画面却是色彩鲜艳的lomo滤镜风,且每一集的开头都有一段哲学意味浓厚的箴言作为引子,吸引老观众的同时,写意风、文艺范还吊足了文青们的胃口。
《使徒行者2》“反套路”的强大剧情、紧凑高能的剧情节奏、正邪势力的惊险胶着对立以及对复杂人性的细腻刻画,都是其成功的“制胜法宝”。开播期间,无论是第一集“团灭”五名卧底的精彩剧情,还是剧中郑淑梅饰与徐天堂、乐少锋同为卧底相知相惜、超越生死的深厚情谊,都成为观众持续关注和讨论的焦点。
《使徒行者2》的人物塑造也见其编剧功底。无论是正义睿智的卓sir,作为剧中大反派却雅痞迷人的魏德信,干练睿智的施嘉莉还是风流倜傥又有着一颗赤子之心的徐天堂,高大帅气外冷内热的乐少峰,天真活泼的菜鸟卧底郑淑梅以及在第一部中就有高人气的欢喜哥,都让观众为他们的角色倾倒的同时也成为了演员们的忠实粉丝。
6《无心法师2》
《无心法师2》在第一部相似的基础上增添一些新鲜感,正好第二部有日军侵华的时代背景,于是把日本妖怪引入剧中。创作者从日本动漫中,提取普通的题材“阴阳师”,将阴阳师设定为剧中的大反派。
除了妖怪“国籍”的改变,另一个较大的改变是该剧没有延续第一季的单元剧模式,而是选择了长线叙事。第一季播出时,观众对单元剧这一模式褒贬不一。《无心法师2》虽然是长线叙事,但在剧本创作时,每一集打点的位置也是按照妖怪来划分。
该剧相比第一季,故事架构更加完整,人物塑造更注重细节,使人物更有现实感,令观众产生共鸣 。
作为无心最亲密的伙伴,这一季白琉璃的戏份多了起来,而主要笑点也在他和无心的互动上。堪称“活体弹幕”的他从出场就一直吐槽无心,各种怼人金句如“出家都出不好还出国”频出,甚至还出现了无心在地上爬,他在天上滚的搞笑画面。虽然与原著出现差别,整个剧情走向还是可以看出编剧的功力犹在。
当然《无心法师2》也存在某些缺陷,首先是女主角从月牙换成了苏桃,原著中她是外柔内刚、有自己主意的小女生,(投黑马touheima专注于文创领域的众筹平台)剧中则变成眼里心里只有无心、时不时吃点醋的“傻白甜”,套路陈旧。此外,演员表现尴尬,配音让人出戏、剧情存在漏洞、拖沓等小毛病也层出不穷。
7 《花间提壶方大厨》
《花间提壶方大厨》是一部市场新类型剧。它的定位是:美食+悬疑+古装+言情。
《花间提壶方大厨》剧中,菜肴可是说是男主、女主之外的“第三主角”,菜肴本身与情节推进紧密相关。一道菜引出一个故事,每一道“美食”都是事情缘起或情节转折的原动力。
该剧没有宫斗、权斗以及各种仙侠元素,其各种接地气的反套路设置深受网友喜爱。剧中各种各样的美食接踵而来让人目不暇接,再加上主人公的爱情设置和作为调剂的“探案”情节,有“舌尖上的中国”味道。
剧中出现的菜品都偏向家常化、小吃化。纵然包罗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的地方特色饮食,食材选择上仍然是贴近现代日常的、易得的。大部分做法都十分家常,从备料、热锅、翻炒到摆盘,对食物制作的全流程都有选择性展示。
8《双世宠妃》
相比其它悬疑、青春题材,《双世宠妃》定位“甜宠”风,在市场上形成了一定的差异化,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关注。
《双世宠妃》用剧情突围、用内容吸睛,精良的制作使得该剧不靠卡司不靠流量,却捧红了邢邵林。
《双世宠妃》的成功很大程度山来源于其人物设定的新颖。《双世宠妃》大部分演员都是90后新鲜面孔,在剧中每个角色都扮演的有血有肉、性格各异。
在类型上《双世宠妃》定位:古装、穿越、爱情、喜剧,充分展现了企鹅影视在题材方面的优势。
9《热血长安》
《热血长安》是一部有二次元感的唐版“x档案”。古装推理一直是网剧市场的“摇钱树”。
《热血长安》编剧团队别出心裁的在璀璨唐朝文化上寻找契合点,并采用美剧式快节奏推进,每集一个案件,每个案件都似乎有神秘的超自然力量作祟,引入了现代的思维,破案历程集心理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大集成,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案中有案,颇为精彩,给年轻观众带来突破性的观感 。
同时在风格方面,《热血长安》在唐长安背景下融合了喜剧、偶像、科幻等年轻的二次元色彩,突破了当前网剧“二次元”主题偏于粗糙简单的流弊,以精致饱满的大片质感先声夺人。
当然,《热血长安》也有它剧作上的缺陷,最大的问题就是“单元化”的叙事使得人物塑造过于“扁平”,人物关系过于单调。剧情模式有“组团打副本”之印象。
10 《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
《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的热度直接捧红了胡一天。
《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气质俏皮幽默,通过展现陈小希倒追江辰一路上啼笑皆非的日常,记录了青春时光里最美好的心动时刻,将专属青春男女的青涩感情呈现出来。
高至霆身着高中校服,在篮球场上挥洒汗水,也在课堂上与剧中同窗认真听课, 校园的青春气息扑面而来,高至霆的出演获得了该剧原小说作者赵乾乾的大力认可。怀旧优质接地气的青春片,永远都有特定、稳定的市场。校园青春片重在细节和人物,剧情跟着人物行走。
虽然某些剧还存在某些或大或小的瑕疵,广大观众对他们的评论也是褒贬不一。但这些剧论是从口碑品质还是市场导向上来看,都可圈可点,十分具有代表性。值得被褒扬。总之,中国网络剧在2017年取得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是值得称赞的。
对了,可能很多人比较气愤的是《海上牧云记》和《军师联盟》两部明明很受欢迎为什么没有评上?我有必要在此说明一下,因为这两部剧的制作规模、内容风格和传统电视台剧较为接近,所以将其归类在电视剧范畴,而非网剧了。如果小主们还有其他的疑问和不同见解,欢迎随时到评论区发表您宝贵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