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rdwallet联合创始人蒂姆·陈希望建立一家提供明智和公正信息的个人财务服务公司。在把公司从死亡边缘拉回来的过程中,他自己已经感觉到这种信息的效果。
最近蒂姆•陈(timchen)想要买房,对于这个只有33岁的年轻人来说,在寸土寸金的旧金山中心地带买房,不算什么难事。虽然他的账面财富有2.65亿美元之多。可他还是希望把所有问题都搞清楚,把所有可选项都考虑一遍。没法子,他就是这种性格。
“我想对这整个过程都考察一遍。”蒂姆告诉我。他指的是买房要经过的各个环节,从看房、贷款资格审查一直到过户拿钥匙。
蒂姆个子不高,黑头发,跟我见面时穿着领扣衬衫和牛仔裤,坐在一块时髦的坐垫上,有一种恬静的知识分子气质。作为谈话对象,他是那种嘴巴跟不上自己思路的人,这让我们的对话变得相当有跳跃性。
现在是10月上旬,蒂姆和女友在城中心购买独栋别墅的大计已经进行到后期阶段。当他开始这项平凡却又复杂的任务时,他希望真正了解自己可以享受到的最佳财务方案,于是先后向三家不同的贷款方申请抵押贷款进行资格预审。这是蒂姆的公司nerdwallet所做的事情:为网站用户审查金融产品的优缺点。现在这个网站每个月的业务量能达到300单。
在他贴着标牌(见上图)的办公室里,蒂姆·陈表现得就像一个“包打听”:“当人们找不到正确答案时,那实在是浪费感情。”
nerdwallet的信誉在很大程度上就源于这种巨细无遗的反复尝试,也就是蒂姆买到自己新房所采用的办法。这种对每个细节的专注,对每个潜在决定的认真思考,似乎根植于蒂姆对做出错误选择的深层次焦虑。它同样反映了nerdwallet在早期阶段犯下一个可怕错误的后果——一场大裁员炒掉了公司五分之一的员工。所以现在蒂姆更是下决心要杜绝一切考虑欠周全的决定。
这种近乎强迫症的专注帮助他打入了规模庞大却又高度分散的财务建议市场。nerdwallet的头号竞争对手是bankrate,这家市值14亿美元的公司旗下拥有包括creditcards在内的好几个网站。这个领域还有其他一些后来者(比如credit karma),以及服务于婴儿潮一代的老古董(比如fidelity、vanguard和schwab)。
nerdwallet成立之初是一家信用卡营销网站,其目标是成为所有财务事项的信息交流中心——或者如该公司员工和分析师所言,一个更加齐整的“金融产品大众点评”。
我们可以在市面上找到:以千禧世代为重点的自动化顾问和财务管理公司(比如wealthfront和betterment);聚焦抵押贷款或股票的潜在顾客开发站点(比如lending tree和the motley fool);
个人理财顾问或保险专家(比如mint和zenefits);健康数据提供商(比如webmd);以及大量提供个人财务建议的网站和杂志,包括nerdwallet在内。更不用说,几十年来,从花旗(citi)到保诚(prudential)的每一家大型银行和保险公司都想要推动金融超市的概念。
“大多数消费者希望知道,他们能否信任一个服务于任何金融机构的人。”——nerdwallet首席运营官丹•柳说。
nerdwallet提供的解决方案迎合了金融危机之后社会对于财务透明度的需求,尤其是千禧世代这个群体。该公司的吸引力在于其大众点评式的信息广度,以及为了消灭财务世界里一些黑暗和混乱的角落而付出的努力。
墨卡托咨询集团(mercatoradvisory group)的分析师亚历克斯•约翰逊(alex johnson)称赞了nerdwallet“了不起的透明度”;行业顾问、美国货币监理署( 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前副审计长乔•安•贝尔福特(jo annbarefoot)则表示:“在评估和评价金融公司并创造反馈途径的整件事情上,nerdwallet走在了前面。”
事实上,nerdwallet自称,它是几乎所有财务问题的“真相源泉”,而这个“财务”则有着广泛的定义:如果你住在加州,你应该购买什么样的地震灾害险?如果你想开家分店,最好的在线贷款是哪种?哪张信用卡最有可能为你提供前往毛伊岛的免费机票?
如果你在谷歌搜索这些问题,那你很有可能看到nerdwallet的文章,它们出自该公司70名特约撰稿人之手。如果你直接访问该公司的网站,你将可以看到nerdwallet列出的最佳旅游信用卡榜单,对免手续费支票账户的推荐,或是对各地区(按邮政编码区分)汽车保险的大致报价。你可以在这里提交关于自身财务的几乎任何问题,然后坐等nerdwallet的顾问网络给出回应。
而且,蒂姆一直想要提前预见到用户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并提供一个明确、公正以及合乎逻辑的答案。“当人们找不到正确答案时。”他说,“那真是浪费感情。而且没有人从中受益,那个苦求答案无门的人不会受益,金融机构也得不到好处。大家都成了输家,这真是愚蠢,互联网本应该在很久之前就解决掉这个问题。”
当然,如果互联网成功解决了问题,也就不会出现蒂姆这家很能赚钱、估值达到5.2亿美元的公司了。
nerdwallet目前拥有285名员工,并计划在年内前再招聘135人,届时公司年营收预计将突破1亿美元。在2015年年初,机构风险合伙公司(institutional venture partners)领投了对该公司的首轮外部融资,那时候它的规模已经跟蒂姆拿出800美元创立nerdwallet时不可同日而语。
“nerdwallet是一家仍然处在发展中期阶段的公司,但却拥有后期阶段的财务成熟度。”机构风险合伙公司的合伙人朱尔斯•马尔兹(jules maltz)说,“这有点像初一的学生就有本事扣篮。”
在nerdwallet的旧金山总部,员工可以在“书呆子墙”上玩耍。
不过,跟所有早熟的少年一样,nerdwallet也经历过一些剧烈的成长之痛。“这是持续的成长之痛,但它却是不同的成长之痛。”杰克•吉布森(jake gibson)说道,他既是蒂姆年少时的好友也是nerdwallet的联合创始人。
那些痛苦在如今已经不明显——nerdwallet的总部位于旧金山的市场街,这里充斥着初创公司常见的办公室福利:午睡室,桌上足球机,员工带宠物狗上班,由专业厨师烹制的午餐,以及美味且不含麸质的膨化零食。
不太常见的是初创公司里少有的硕大无朋的标牌,它们告诫员工要“不断自我完善”以及按照“消费者、公司、团队、自己”的顺序考虑事情。参加周一的全员工作例会意味着必须通过nerdwallet的“失败之墙”,那上面贴满了五颜六色的便利贴,记载着公司员工犯下的错误,或大或小,或公或私。(比如“忘了纪念日。”比如“我没能让自己服务的上一组投资者从退出中赚到钱。”再比如“我制定的时间表过于激进,因为我没有耐心。”)
蒂姆本人至少在墙上贴了四张。这是对nerdwallet完成其使命(为所有人解答财务方面的疑问)所面临挑战的一种日常提醒,或者像蒂姆反复说的那样:“我们就是不断地迭代。”
一切从搜寻答案开始
自称书呆子的蒂姆与吉布森结识于亚特兰大,他们那时候还在本地一所数学和科学专科学校上学。蒂姆的父母都是从台湾来到美国俄克拉何马大学(university of oklahoma)深造的计算机科学家,他们一家刚刚从休斯顿搬到亚特兰大。蒂姆和吉布森成为了好友。
在大学毕业后,他们都来到纽约市进入金融行业工作,并都住到了默里山同一个路口的公寓。
很快,倒霉的日子到来了。2008年12月,吉布森在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交易业务部门的大清洗中幸存下来,而在对冲基金工作的蒂姆却被解雇。“我在金融行业的熟人有一半都丢了工作。”蒂姆说,“我们会在中午去dave & buster's餐厅,因为大家都闲着没事做,那家餐厅每周三有半价优惠。”
最终,在斯坦福大学求学期间就有志创业的蒂姆因为家人原因重拾了梦想:姐姐(蒂姆跟随她的脚步去了斯坦福大学)请他推荐新的信用卡;大约在同一时间,父母希望他在买入一只共同基金方面提供建议。但蒂姆其实只是擅长做科技和媒体类股票交易,而不是挑选信用卡或退休基金。
不过,在进行了快速的网络搜索之后,结果让他很纳闷:为什么找不到一家设计精良,而且透明公正的网站,既能解答他家人的这类疑问,而且又不会总想着推销某些金融产品呢?
于是闲来无事的蒂姆反复做了大量试验,这期间他吃了一年的三明治和批萨,连圣诞节都窝在星巴克(starbucks)里。他自己动手,把能够找到的关于美国当时7,400家授信机构的全部信息手工输入到一张电子表格当中。“我花了六个月时间试图创建一款授信机构工具,但只从中获得10个外链。”他在失败之墙上坦承道。
尽管如此,nerdwallet的信用卡营销业务成为了一个有利可图的跳板。银行会向那些帮他们找到优质客户的推荐人支付很高的介绍费,因为客户每年在银行的花费远超那些费用。
据公司首席运营官丹•柳(dan yoo)称,每个网站访客,只要他们点进链接申请信用卡并获得通过,nerdwallet就能获得零至数百美元不等的介绍费,该业务占到nerdwallet营收的大头,而购买产品的访客比例大约有5%。
与此同时,nerdwallet的点击通过率一直保持着稳定,而网站整体流量则在过去三年中增加了两倍。
蒂姆并不是第一个靠这种业务创收的人。“我们原来是想效仿bankrate 的模式。”辜诗燕(shiyan koh,音译)说,他是蒂姆在斯坦福大学的好友,现在负责nerdwallet的业务运营。就跟bankrate和credit karma一样,nerdwallet受益于银行在互联网大笔烧钱的意愿,这为那些给银行介绍生意的第三方公司创造了资金流。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emarketer提供的数字,摩根大通、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和花旗集团这些银行巨头在2015年的数字广告支出估计达到了72亿,而且预计这个数字到2019年将增加到109亿美元。
“消费者越来越多地通过在线方式挑选信用卡或其他金融产品,但银行并没有充分预料到这种转变。”墨卡托咨询集团的约翰逊说,“这开放了整个市场,谁将成为公正信息的提供者尤未可知。”
至于其他竞争对手,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问题。这给nerdwallet提供了空间,让它可以自我定位为一家信用卡和其他金融产品(包括支票账户、保险、抵押贷款以及在线贷款)的诚信经纪商。在此过程中,nerdwallet可以从一些产品身上(比如贷款)获得一定比例的抽成。
对于自己背书的银行产品,nerdwallet试图在产品的描述、信息广度和透明度方面独树一帜。尽管能从大银行那里拿到介绍费,但它仍会指出金主一些产品中不那么具有吸引力的地方,并非为了替金融机构推销产品而做做样子罢了。
约翰逊认为,对作为金主的银行来说,nerdwallet这种对客观性和透明度的执着使之变得更有价值。“nerdwallet从中脱颖而出。”他说,“它的网站制作精良,信息透明清晰,而其他同行的网站则更显杂乱无章。这帮助他们吸引到了用户,而所有银行最终关心的就是这个。”
在组建了集结全美各地特约撰稿人的“新闻编辑室”之后,nerdwallet现在既是一家财务服务公司,也是一个内容制作者。该公司在新闻报道方面的发力也是其快速增长一大秘诀,他们可以靠大量由专业人士撰写的文章淹没谷歌搜索结果,而不是花钱做搜索引擎优化或是付费进行市场营销。
这意味着,当你键入“最好的返现信用卡是哪家的?”时,搜索结果很可能会首先呈现nerdwallet的内容。而且,通过聘请记者撰写很多知名新闻媒体愿意发表的内容——那些媒体的确也是这样做的,包括《今日美国》(usa today)和时代公司(time inc)旗下的money等等,nerdwallet还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和可信度。
“大多数消费者希望能有一个可以信赖的、不听命于任何金融机构的“第三方”。”丹•柳说,“他们担心自己不知道正确的答案,担心自己会犯错。我们希望他们拥有自信,相信自己做出了一个靠谱的好决定。”
尽管nerdwallet正受益于民众对旧式金融机构的普遍不信任,但蒂姆的初衷其实要更加简单和更加宽泛:他极度憎恶找不到正确答案的感觉。“有很多事情我是通过愚蠢的方式做成的。”他说,“仅仅依靠蛮力斩出一条路来,然后我回过头来看并发问:‘这世上为什么没有人事先告诉我不要那样做?’我只是想帮助大家摆脱困扰。”
完全由聪明人组成的团队会带来什么问题?
对各种背景出身的创业者来说,在学习曲线上走得磕磕绊绊是一种熟悉的体验,相信不少人会很乐意跟蒂姆交换一下他们的烦恼——nerdwallet增长的速度时不时会超过他管理能力的提升。正如辜诗燕说的那样:“蒂姆拥有一种了不起的信念:‘你很聪明,自己看着办吧,我相信只要花了时间,任何事都难不倒你。’不过,当你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