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突飞猛进,智能家居在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直以来,智能家居的定义解释就是构建高效便捷的居家生活方式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以致使不少人忽略了本身作为商品的属性。毫无疑问,智能家居就是商品,具体说就是智能门锁、智能窗帘、智能开关、智能插座、智能灯泡、智能空气净化器等系列产品组成的产品系统的合集。是商品就有目标消费人群,智能家居到底为谁而生?
从长远来看,智能家居会与智能手机一样,会针对不同的客户群,根据客户的特定需求实现整体方案的私人定制,打造全方位一站式解决方案。但是,就目前而言,智能家居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受众定位,更多意义上是销售“概念”,趁着大众对它的“新鲜劲”俘获人心。事实上,这已经与不少智能家居企业所倡导的“走平民化道路”或“走进寻常百姓家”的理念相背离,目前的大环境还不允许智能家居为“大众而生”。
不为土豪,但价贵
对普通人来说,容易受到智能家居别致功的吸引,但最终能否将智能家居买回家,起决定因素的还是他们的购买力。如果水费者没有足够强的购买力,就算智能家居真的“上可登天揽月,下可入海捉鳖”,最终也还是“观望者实众,购买的盖寡”。想让大众愿意买,尽量让智能家居变得更“聪明”、更“智慧”就可能;但想让大众能够买,还得让它的价格与大众的心理价位相协调,反差太大,就会形成今天的“叫好不叫座”。
自从作为一般商品流通起,智能家居都没有被以“口头”或“文字”的形式定为土豪“专供”,但眼前的现实却是价格居高不下。尽管因内有物联传感等智能家居企业陆续推出“惠民”、“亲民”政策,打造大众能够用得起的品牌,但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作用和效果都是微乎其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把智能门锁可以达到几千元以上,小有名气的nest的恒温器与普通恒温器相比差价更是达到近十倍,而一些智能冰箱等智能家电也是万元的起步价。难道可以说这些智能家居产品不是为土豪而生?
不为强人,但复杂
智能从字面意思上理解是智慧和能力的结合,也就是智能家居是具有一定智慧和能力的家居,但是如今的大多数智能家居是“智慧有余,能力不足”,能控制、能分析、能学习,但基本完全依赖人的操作。不过,这还不是症结所在,完全不靠参与的智能家居也未必会受到欢迎,关键是用户花大钱买回家的产品,根本就玩不转,操作太复杂。智能家居的高科技属性在难为人的时候发挥的淋漓尽致。
不为黑客,但易破
“树大招风”,这话一点也不假。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硬件在全球范围内大火。智能硬件不仅成功博取了大众的眼球,得成大众关注,还成功吸引了黑客的注意,成为他们一个重要的练兵场。智能家居绝不是为黑客而生,“天地可鉴,日月可表”,但却容易成为黑客重点的关照对象也是无可争议、不容置疑。
在这个电脑或手机信息被盗都可能演化为“艳照门”的时代,可想而知安全隐私有多么的重要。虽然用户的家庭生活隐私黑客没有看着,但智能家居在时刻看着,而黑客却在时刻关注着智能家居,一旦智能家居被黑客得手,也就等于隐私将暴露于黑客面前。智能家居买回家本来是为了安全,结果反而更深层次的破坏安全,“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智能家居的安全问题难辞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