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请先思考:你觉得120万能够改造一个乡村吗?乡村资源如何整合改造会让乡村活起来?农说吕不白丨不白在观察第八十二期全文1892字丨3分钟阅读
小岭村,福建宁德蕉城区典型的山区村,现有人口230户、865人,全村总耕地面积为570亩。而仅在去年,该村却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空心村”,土地荒芜,常住人口一度不足百人。
为改变困难现状,小岭村联合返乡青年、村民等筹资120万元,建起股份合作社,准备用5年时间实现空心村自救,不仅要自救让没落的小岭村活起来,更要带领村民奔向小康富裕生活。
不白研究了小岭村的改造做法,觉得这种模式或许能成为我国乡村改造的样本之一。接下来,我就来详细说说,小岭村具体是怎么做的?
1
存在的问题多
劳动力流失,土地荒芜等
▎过去的小岭村存在着众多的问题:
1.地块分散,难以成片开发2.适龄劳动力流失,人口老龄化严重3.农村耕地抛荒严重,农业五新技术推广困难
4.土地流转后增值收益分配不均,农户对土地流转积极性不高
5.没有支撑产业,村财政薄弱,各项事业发展滞后
▲人口流失,村庄热闹不在
不白发现,上述小岭村的问题在我国其他乡间同样存在。大山里的小村庄,很容易因此逐渐走向落寞。像小岭村那样,变成常住人口一度不足百人,抛荒耕地多达400多亩的“空心村”。
怎么办呢?正如不白在《为什么我的返乡梦值1000万?》里号召的那样,小岭村首先想起了返乡人的力量,用实质性的返乡行动,吸引在外的有志青年,返乡共同改造村庄,带乡亲脱贫致富。
2
鼓励青年返乡创业
成立合作社,改造小村庄
那具体如何调动起强大的返乡力量呢?不白总结下来,小岭村实施的主要措施和步骤主要有三点。
▎其一,鼓励青年返乡创业、号召村民集资建股份合作社。
为解决资金、土地、人才难题,小岭村通过鼓励在外青年返乡创业、村集体投资入股等方式众筹120多万元,创建土地专业合作社,开启自救“空心村”的序幕。
▲抛荒耕地再利用
在外乡亲及村集体的资金投入占合作社股份40%;而返乡创业的有才能青年,作为作为技术入股参与管理不领取工资,占合作社股份20%;村民的土地入股则占合作社股份40%。
另据不白了解,为保障各方利益,充分提高三方投入的积极性,小岭村严格控制各方所占股份的比例,让其不因资金投入的变化而改变。
有此保障,不少年轻人毅然放弃在城市的好待遇,纷纷返乡技术入股,投入到家乡改造当中。
▎其二,挖掘自身优势,三产并进齐发展
小岭村共有农耕地500多亩,适合发展种植业,但因劳动力流失而不断没落。为改变这一现状,他们充分挖掘这一优势,以种植业为基础,融合其他产业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首先,由合作社牵头对土地进行流转,连片成区,统一规划、开发、种植有需求、有特色的农作物等,如荷花等,并结合村庄优美风光,相机发展特色乡村游。
其次,利用当地万亩毛竹资源,由合作社牵头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发展特色竹木加工产业,使当地人变”外出打工“为在”家门口打工“,力促村民返乡工作、创业。
▎其三,做好蓝图规划,搞好乡村特色游。
在不白看来,现在全国村庄结合当地特色,想搞乡村特色游的特别多,但大家往往只抓住特色游的“标”,觉得有风光就必能引到人。而其实更重要的在于“本”,特色乡村游,一定要先把特色规划做出来。若只治标而不治本,乡村改造注定没好出路。
小岭村就在“特色”这个“本”狠下功夫。结合当地独有的风光,修三道建三园,即5公里的石壁岭古官道,300米的石牛山(文笔峰)登山步道,4公里的园区绿色观光道;供游客体验农场劳动乐趣的10亩农耕文化体验园,集人工沙滩、动物养殖观赏的亲子活动园,以及供游客游泳、戏水的亲水游乐园。
三道三园,充分结合本地风光优势,寓教于乐,集休闲、放松、玩乐于一身,让游客赏得尽兴、玩得快乐、休得轻松,不虚此行、愿意消费,以此来进一步带动小村经济发展。
▲小岭村荷花种植
据不白所知,目前小岭村土地入股已完成,420多亩抛荒地已经复垦,三道三园建设已经大体完成,规划蓝图也已逐渐实现,返乡人的热情空间高涨。
收入方面,荷花、果蔬等已开始实现创收;旅游和毛竹加工行业,下半年也会有收入入账。小岭村预计,不出5年,他们村就能单凭种植回收成本。
而旅游和毛竹加工业,在为返乡青年提供大展拳脚空间的同时,所产出的越来越多的收入也会变成村民盈收、走向小康致富的利器!
3
小岭村的成功是否可复制?
不白觉得,在如今“城归”已渐成潮流的时代,小岭村的案例很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参考。将流失人口唤回乡村,让“空心村”重获活力,通过特色乡村种植业和加工业、商业旅游的有机结合,使返乡人在实现山间田园梦想的同时,还能有跟在城市媲美甚至更多的收入,及更好的生活状态。
通过小岭村的案例,不白还想就乡村改造、“空心村”自救这个主题,提3个建议。
1)乡村改造,定要有效利用资源,特别是返乡的力量。每个乡村所拥有的资源不尽相同,若想改造好乡村,将细碎、分散以及沉睡的各种资源,特别是有志返乡人的力量,有效地整合到优势平台(如专业合作社)上,并发挥平台优势,结合三产共同发展,促生内在动力。自身造血功能越足,乡村改造就离成功越近。
2)乡村改造,调动各方主动性很重要。小岭村设立的土地专业合作社,订立的新型分配体制、长效扶贫机制,明确土地产权、资金投入、项目管理、收入分配等的各方权责,目的就是为了让村民利益最大化。同时,将村民和返乡人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以此来实现山村长久的可持续发展。
3)乡村改造,因地制宜做好蓝图规划不能少。特色乡村一定要有特色,这每一个特色项目的启动,都少不了因地制宜的蓝图规划。想让村民、返乡人主动支持并热烈投入建设,就必须给出美好的、行之有效的发展前景,这些都需要把蓝图认真画好。
不白还想强调一下,乡村改造不是“一刀切”地把农村变成“铜臭味”十足的伪乡村、真小镇,而是要让它既保有自身乡村特色,又能与时俱进实现商业发展,才能真正吸引有志青年返乡改造家乡、实现“空心村”的自救。从这个意义上讲,小岭村做法或许能给我们一些有用的启示。
(全文完)本文为原创,转载需标明出处【农说吕不白】(vid→ nslbb1)每天为大家分享农业创业营销知识,为你打开涉农创业的新思路,组建社群专业导师为您解答创业难题,定期举办营销分享会和创业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