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ews3月14日消息(记者翟继茹)13日下午,哈罗单车在ofo和摩拜的“大本营”北京召开战略发布会,宣布抢先进行全国信用免押服务,并将要在2018年加大一线城市共享单车运营力度。
巧的是,当天上午ofo宣布完成新一轮8.13亿美元融资。沉寂了一冬的共享单车战局又有了新开端。在目前的阿里支持ofo和哈罗单车,腾讯支持摩拜的大战局下,哈罗单车ceo杨磊说,“我不管背后是谁,只管用户选谁。”
凭何“全国免押”
进行全国免押,无疑需要极大的现金支持。今年1月初,市场传言继去年年底d1轮3.5亿美元融资和d2轮10亿元人民币融资后,哈罗单车又完成了新一轮10亿美元融资。
对此消息,哈罗单车ceo杨磊侧面回答这个问题表示,“哈罗单车在用实际情况证明这个事情,免押是一件相当消耗资金的事情,我们已经准备好。”
对于要加大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布局力量的哈罗单车来说,“免押”确实是一项杀手锏,降低门槛的同时,更避免了“押金挪用”的舆论质疑。杨磊分享哈罗单车后台数据反馈称,整体用户注册情况像一个漏斗,从注册、提交身份证到验证、交押金这些步骤,用户在逐渐减少,到交押金的环节用户减少会40%。
截至2018年2月份,哈罗单车注册用户1亿人,在实行全国免押后,哈罗单车希望辐射1.6亿人。
哈罗单车官方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其已经为6500万用户免除了568亿元的押金。而不久前,ofo公布的一项官方数据表示,其累计免押近3000万人,为用户节省押金超过40亿元。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不断有“挪用押金”传闻传出的ofo也一直在表示,正在努力推行“全国免押”,但却一直没有成功。同样有蚂蚁金服作为背后力量支持,同样都在推行“免押”服务。哈罗单车最新的“全国免押”服务被认为对业内造成冲击最大的就是ofo。
低调的“重心转移”
从二三线城市起家的哈罗单车充分证明了“农村包围城市”这一战略的精妙。短短一年时间多时间内,哈罗单车已经进入了国内180多座城市,投放共享单车超500万辆,注册用户近1亿,已经成为公认的共享单车领域的“第三极”。
杨磊坦率的回答,最开始进入二三线,甚至一些四五线城市是迫于资金的压力,作为后来者当初没有ofo和摩拜的资金雄厚。
哈罗单车的“小城市”战术,让它意外获得了不输一线城市的市场,相对宽松的运营条件,并且避免了和彼时ofo摩拜的正面冲突,保存了有生力量。
经过2017年的“大浪淘沙”,杨磊说很幸运活了下来。他强调哈罗单车事实上也一直在一线城市有所布局,只是相比在城区内,哈罗单车多出现在城郊,所以被大家所忽视。2018年的重要改变之一就是要为更多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市区内的用户提供出行服务。
除了“全国免押”的杀手锏外,如何把一线城市城区内的运营成本降到最低,是哈罗单车面临的又一问题。
杨磊告诉donews目前哈罗单车一辆车的成本大概在800-900元,设计预期使用寿命是4年。在二三线城市,每一辆车的平均运维成为只有0.3元,每天车的每天折旧成本为0.6元,这意味着每天每台车收入1块钱就能盈利。
在杨磊看来,用技术提高运维效率是哈罗单车最主要的目标。“一线城市运维中的人力成本比0.3元会略有上升,但这在我们的接受范围之内。”杨磊说。
相较于ofo的“奇点”大数据平台、摩拜的“魔方”大数据平台,哈罗单车在2017年6月也上线了自家的ai大数据平台“哈勃系统”。其主要作用包括实时监控和管理运营中的车辆,指导线下车辆运维工作,也包含车辆智能化的停放管理,还能对用户骑行记录和骑行轨迹进行大数据分析,进而指导线下车辆的投放和调度、预测用户骑行行为。
对于此前哈罗单车要借助永安行单车进驻北京市场的说法,哈罗单车联合创始人、执行总裁李开逐透露,与永安行子公司合并后,永安行无桩共享单车也由哈罗单车运营。哈罗单车方面的逻辑是不替换永安行的车,而是将这部分车集中到一些更需要的城市运营,未来城市新增车辆主要还是以哈罗单车为主。
包括在此前的媒体问答中,杨磊都一直否认“三足鼎立”的说法,而从要加大布局一线市场、全国免押、集中运营永安行单车种种行为看。哈罗单车“低调”的进攻模式依然开启。
竞合:不管后面有谁只管用户选谁
在共享单车市场上,ofo、摩拜和哈罗单车组成了新的“三巨头”。比较三家融资规模和基本数据看,ofo和摩拜扔处于老大地位。在去年10月份完成与永安行低碳科技有限公司合并,蚂蚁金服又成为其最大股东之后,哈罗单车便成为“搅局者”。
在ofo宣布获得新一轮8.13亿美元融资,阿里巴巴领投之后,ofo也已经明确站队阿里,与有腾讯支持的摩拜合并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此时,哈罗单车和ofo的关系变得甚微微妙,作为“阿里系”的一员,谁将得到更多的资源,未来两者如何发展,会不会进行合并成为了新的问题。
对于此,杨磊的回答是,“我们当前观点还是关注自己手里的事,我们很幸运去年活下来了,今年希望有不一样的发展,合并等等这些情况可能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内,或者说没时间想它。”
对于三家背后各有巨头“撑腰”的局面,杨磊的回答更为干脆,“我不管后面有谁,我只管用户选择谁。用户选择永远是最重要的。”
谈及ofo和摩拜都在争夺的海外市场,李开逐认为国内的市场增量更大,海外市场受限于骑行条件、路权等方面问题,还只限于小众。哈罗单车将持续关注,但重点依然在国内市场。
在大出行领域的竞合方面,哈罗单车的战略是“立体化共享出行”方案,通过整合分时祖列电动车+共享单车产品,搭建“4+2”(四轮+两轮)场景和服务模式,全方位覆盖用户出行的不同模式。并先后与威马汽车共同推进了共享汽车业务,与巴哥出行进行了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的试点合作,在山东、江苏等地投放了十万辆共享电踏车。杨磊告诉donews未来在共享汽车方面还会加大投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