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挎相机走京城拍摄美景,今天揣书本上讲堂传播知识
3月29日下午,中国晚报摄影学会北京分会面向社会推出的摄影公益系列讲座,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正式开讲。四十多名法官、法警、书记员到场听课。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会精心组织了这次讲座。
为了开好第一课,讲座团队年初在北京公交集团做了一次试讲。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又对课程主题及内容做了重新定位,提出了“专业知识通俗讲、根据需求精准讲、理论实践结合讲”的授课原则,力争做到:来者听得懂,能受益。担任首讲的陈强,上世纪九十年代当过国企的工会主席,曾是《北京晚报》的优秀摄影通讯员,现在是一名职业摄影师。他结合自己多年的会议摄影实践,讲述了如何拍好会议、艺术摄影在会议摄影中的体现等问题。讲座在听众积极提问与老师精彩回答的良好互动中结束。
近十名讲师团队成员,观摩了这次讲座。他们来自不同行业,均为九十年代《北京晚报》的优秀摄影通讯员。二十多年来,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在摄影领域均有建树。在中国晚报摄影学会会长、北京晚报高级记者、原北京晚报摄影部主任司马小萌的带领下,从去年底开始积极策划摄影公益讲座活动,并针对本市企事业单位的特点设计出了不同内容的课题。目前,讲师团队已有近二十余名成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京城摄影大军蓬勃发展,更多的摄影新人走上了领奖台。而那些当年活跃在京城的著名影友们,如今虽然激流勇退,但为了弘扬正能量、传播摄影文化,决定抖擞精神再出发。
陈强讲课内容:
1、写字漂亮,但未必能叫书法。从写字与书法有何不同入手,讲解会议摄影与艺术摄影的区别,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2、不讲摄影技术,只讲拍摄案例。生动有趣的案例就像讲故事;而每一个故事,都是成功的经验总结和失败教训。
3、拍摄来访者参观访问,看似简单,但如何与现场工作人员沟通合作、如何圆满达成接待方的要求,摄影师必须不急不躁,心中有数,表现出良好的职业修养。
欢迎关注中国晚报摄影学会微信公众号:
“中国晚报摄影”
“中国晚报摄影学会网”
chinawbsy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