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最常用的ttl“与非“门电路及其图形符号。
t1是多发射极晶体管,可把它的集电结看成一个二极管,而把发射结看成与前者背靠背的几个二极管,如下图所示。
这样,t1的作用和二极管”与“门的作用完全相似。其工作原理以及逻辑功能。
其逻辑功能为: y=
1)输入端不全为“1“的情况
当输入端中有一个或几个为“0“(约为0.3v)时,则t1的积极与”0“态发射极间处于正向偏置。这时电源通过r1为t1提供基级电流。t1的基极电位约为0.3+0.7=1v,它不足以向t2提供正向基极电流,所以t2截止,以致t5也截止。由于t2截止,其集电极电位接近于ucc,t3和t4因而导通,所以输出端的电位为
vy=ucc-r2ib3-ube3-ube4
因为ib3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电源电压ucc经r4流向每个负载门,这种电流称为拉电流。
2)输入端全为“1“的情况
当输入端全为“1“(约为3.6v)时,t1的几个发射结都处于反向偏置,电源通过r1和t1的集电结向t2提供足够的基极电流,使t2饱和,t2的发射极电流在r3上产生的压降又为t5提供足够的基极带电流,使t5也饱和,所以输出端的电位为vy=0.3v
即输出为“0“。t2的集电极电位为
vc2=uce2+ube5≈0.3v+0.7v=1v
此即t3的基极电位,所以t3可以导通。t3的发射极电位ve3≈1-0.7v=0.3v,此即t4的基极电位,而t4的发射极电位也约为0.3v,因此t4截止。由于t4截止,当接负载后,t5的集电极电流全部由外接负载门灌入,这种电流称为灌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