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趣话邮政史

卖菜的邮政
邮政的没落就像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
除了个别时候能充当个网红
(与鹿晗合影的邮筒引大量粉丝排队合影)
大多数时候都只能在三通一达和顺丰的夹击下
尴尬而沉默地在香案上积灰
但近两年,邮政似乎有些思变的迹象
北京等城市的邮政大厅赫然成了民生大厅
水果蔬菜粮油应有尽有,过节的时候还卖月饼
乘着跨界的红利,踏上了下凡的道路
清水衙门苦差事
其实邮政被供在神坛上也不过一百多年的光景
虽然从三千年前的周朝就已经被纳入国家系统
但一直处于底层公职,清水衙门
从业人员待遇低工作累
史书上记载两汉时期急脚递就需要日行六百里
跑死马匹跑晕投递员的事情时有发生
除此之外大多数地方穷山恶水
响马和野兽泛滥,投递员一个倒霉就受到残害
两个朝代被投递员颠覆
即便都挺过来了,还容易因为开源节流被裁掉
著名的起义领袖李自成就曾是被明朝fire的投递员
背着一腔愤怒和一家老小的性命走上了反明的道路
类似的名人还有秦朝投递员刘邦
押解犯人的途中因为赶上犯人逃跑
无奈之下只能落草起义
民间投递?想得美
当时的邮政还只能为国家机器服务
传递军机战报、公文往来
私人的信件和包裹订单一律不接
民间想要给远方带个讯息或物品
只能靠亲友相识人肉捎带

《世说新语》里有一个关于此的故事
东晋时有个叫殷羡的人
离开南京去豫章做官
邻里乡亲让他捎带的书信多达一百多封
殷羡出城之后悉数扔进护城河里
并称“殷洪乔不能做致书邮”
足以反映出民众想要实现通讯的困难

现代邮政诞生
到了清朝后期,由光绪批准设立大清邮政
中国的近代邮政系统正式诞生
从此,民间也实现了通畅的远距离通讯
往后的一百多年间
人们依赖邮政通信、互送包裹、发电报
享受着与远方互通有无的惊喜与便利
一直到电脑电话普及,乃至民营快递的诞生
新时代就需要新速度
如今速度慢、服务差的邮政总是被人诟病
多数年轻人已经习惯了高效的三通一达
除了录取通知等保密文件外
谁还用记得起还有邮政这个物流方式呢
有缺点,但也有价值
但它在效率低下的背后也有着自己的坚持
海拔5000米的喜马拉雅山上有邮政网点
人烟稀少的山野乡村也有邮政网点
这或许是“有人的地方就有邮政”的诠释
是它在民营快递之外仍然存在的真正价值
老树发新芽
同时,邮政这两年痛定思痛谋求转变
利用物流优势做跨界销售就是一个尝试的开始
主题邮局、邮局文创也接连出现
或许,邮政正利用岁月里建立的人民情感
锻造出这个百年企业全新的核心资产